经济学家与资本的关系,不仅仅限于当企业独董,二者之间还有更多的利益纠葛。而且,经济学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分圈子的——有的专爱依附国企,有的则与民企眉来眼去,还有的为外国资本服务,属于典型的买办。
在清楚知道经济学家们的“利益”立场后,再来观察他们对公众经济事务发表意见是—件有趣的事情。
2001年年初,有经济学家“良心”之称的吴敬琏教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股市黑幕、基金操纵和中国股市甚至不如赌场等严厉批评,被舆论称之为“切中时弊”。然而,2001年2月11日.经济学家萧灼基合同厉以宁、董辅扔、吴晓求、韩志国4位经济学家举行“恳谈会”,认为“股市已经到了很危急的关头”,“如果这场论战的赢家最后是吴敬琏,那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场灾堆”,全面反击吴敬琏关于资本市场的言论。
然而问题没有这么简单,结合后来吴敬琏和时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总经理许小年关于股市的一系列言论,经济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认为,当年,吴敬琏作为有摩根斯坦利背景虼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许小年作为中金公司的高管,背后有资本的力量,他们之所以不断发表对股市不利的言论,目的是打压股市以便让跨国资本低价吃进。
那么,唱高股市的萧灼基呢?仔细观察和思考着的股民,如吴把萧教授—贯的言论和股市的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肯定会纳闷:为什么不管股市风起云落,萧教授的预测总是利好呢?当然,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学术司题——萧灼基教授信仰的理论模型就是这样的。然而,杨帆却说,萧灼基的家属炒股票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他—个女婿就曾供职于某证券公司北京分公司。人们也注意到,当时,萧灼基身后还有清华紫光、中集集团、大唐电信等三十上市公司,嘉实、华安两个基金公司,现代资产投资、中国资产管理等两个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人民大学的方福前教授表示,经济学家或者学者,拿某些企业或者基金的资金,作可能有利于出资者的研究,这在经济学界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情。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程恩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圈内拿企业课题经费而影响研究公正性的事情进行了批评。比如,一向主要对宏观经济叵题发表意见的林毅夫,关于可口可乐这—企业的“实证”研究就很有意思了:{可口可乐罐装系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文章在结论部分说,“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可口可乐系统的直接经济影响约为94亿元人民币……为中国创造厂总价值为214亿元的甲间需求”。
而在“良心”与“利益”之间,另外—些青况就比较令人深思了。比如,中农信总经理翟新华出书后,花钱请经济学家论证,北京某著名学府的·位经济学家就露骨吹捧翟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天才,却不科,翟新华不久后就因为腐败落马。之后,该经济学家依旧“昂首挺胸”地做着学问,只是闭口不再提及他眼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天才”。
当媒体记者提到不少主流经济学家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时,杨帆不假思索地回答:“独立董事没有实际作用,只是为了加强企业家和经济学家联盟!”据报道,日前中国的经济学家基z隶属四个集团,一是权贵投机集团,二是民营企业集团,三是买办资本集团,还有就是国资集团。杨帆说:“任何社会理论都代表一定的利益和社会集团。按马克思说的,利益集团必然要争取把自己的利益上升为政策,还要寻找理论和理论家,要掌握自己的宣传工具。” (据《读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