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新闻中心网络文摘  
 
管窥二百年前的澳门
来源:收集 点击数:3326次 更新时间:2012/8/11 20:35:39

   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插图的故事》,2009年1月第一版,作者黄裳,32开插图本。书中收录作者数年来偶有所见的明清木刻版画插图,并附读图读书札记,汇集成册。插图以明代刻本为主,间附清刻。木刻版画插图往往出现于戏曲、小说等通俗读物中,是劳动人民最接近与喜爱的东西,除了版画本身的艺术性外,也描绘记录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风俗、地理图志,这实在是除了古代实物以外,学习历史的最好参考图谱。

  细细品味书中十三篇札记及明清木刻插图,更喜欢其中的《澳门纪略·二百年前的澳门》。在这张“侧面澳门图”里它不但表现了山海、岛屿,而且连不同式样的房舍甚至海防炮台都表现得一清二楚,不同区域之间也用虚线划分,就像今天地图上的行政区划。虽然不是精准比例的地图,却有它细致立体的风格特点。特别是海水波澜的表现线条细密连绵起伏很有动感,没有其他古地图中所见的山、城、水等景物的概念化、符号化表现。

  地图中像“东炮台”、“西炮台”、“三巴门”我们都能找到相对真实的位置与造型,风格已很接近现在的建筑轴测图。传教文化渗透使当时的澳门各处蕃庙、蕃僧、蕃舶混迹其间已是常态,我们从这张地图也可以找到印证。地图里右下角的“风信庙”, 照《澳门纪略》澳蕃篇里所记,是“蕃舶既出,室人日岐其归,祈风信于此”的,可能就是气象台之类的场所。而“花王庙”就是蕃人的礼拜堂,左下角的“唐人庙”其实就是专以中国人为传教对象而建立的“天主堂”。蕃僧服饰、习惯形态各异,蕃舶与“郑和下西洋宝船图”大体相仿,这些插图为后人研究澳门的历史提供珍贵的实物形象,也超越木刻版画本身的实用价值。

                兰叶松 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2012伦敦之再见亦是泪 下一篇:圆梦南半球,开启澳洲音乐睡眠之旅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