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新闻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新闻中心网络文摘  
 
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
来源:收集 点击数:1576次 更新时间:2014/6/12 16:01:10

从那时起,中国人看了九届世界杯,历经36年,到现在,总算一个轮回了吧?中国足球,也该到触底反弹的时候了
老猫|文
  1978年6月25日,阿根廷世界杯决赛被当时还叫北京电视台的央视转播。漫天飞舞的彩屑和纸带,狂野的球迷和狂傲不羁的球星们,让中国的观众目瞪口呆。很长时间内,年轻人的主要话题,都是肯佩斯、荷兰、全攻全守这样的词汇。

  那个夏天,世界杯通过转播信号,第一次“来到”中国。

  20年后,1998年法国世界杯。当时互联网还不是很发达,人们获得世界杯的消息依旧要靠报纸。我在一份小报办世界杯特刊,每天熬夜,为的是把刚刚结束的比赛结果印到报纸上,在早晨7点前送到地铁里。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这份报纸的发行量就从4千份狂飙到了8万份。清晨结束工作,走出报社,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报贩,开着面的、推着平板三轮、骑着摩托……各式各样的运输工具在印厂外排起长队,等着运走油墨未干的报纸。在地铁里,那些提着包匆匆上班的人们,买上一份报纸,急切浏览,他们就想知道谁赢了。

  看着这火热的场景,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没有中国队参与的比赛,竟然会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如痴如狂。四年一次,世界杯就像水和粮食一样,成为很多人的必需品。他们为之癫狂、哭泣、欢乐,甚至计算着今生能看到多少届世界杯。但他们没有主队!

  细分之下,这个奇怪的心态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1978年开始到1990年。这一阶段中国的球迷关心世界杯,主要还是盼望着中国队闯进决赛圈,看世界杯的最终目的,也是要看看中国队和人家差距有多大,有没有打败世界强队的能力。那时候中国足球在亚洲还是数一数二的,很多国外队伍和中国球队比赛后,都会留下一句话:怎么这么有实力的队伍会进不了世界杯呢?当时还有一位足球名宿说过一句话:世界杯是门小院子大。言外之意,只要能闯过预选赛,到了决赛圈里,踢腾出多大动静可就没准儿了。

  那时候的中国队在亚洲没什么可怕的,“恐韩症”还没有发作,踢日本更是不在话下,唯一势均力敌的对手是西亚的沙特、科威特、伊朗那些队,但交手也是胜多负少。但倒霉的是三届世界杯预选赛都倒在了阴沟里,1981年是被新西兰和沙特联手算计,人家打了默契球,把中国队卖了;1985年是意外在小组赛中输给了香港队,酿成“5·19”事件(又称“国足黑色5·19”,指发生在1985年5月19日的北京的球迷因不满国足比赛成绩而恼羞成怒,引发了暴力冲突的历史事件);1989年是连续两个“黑色三分钟”。很多球迷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实力问题,仅仅认为是运气不好。

  “5·19”那天,我在工体现场看球,散场的时候球迷砸了汽车,好多人被抓去劳改了。我回家的路上,听见有球迷郁闷地说:“等中国队进世界杯,我儿子都能打酱油了。”

  他没想到的是,他儿子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中国队反倒一蟹不如一蟹,离世界杯越来越远了。

  如果能给90年代前的球迷的心态下个总结的话,就俩字儿:“不服”。看世界杯,“不服”的心态居多,瞧见亚洲球队被虐,大家会说,还不如让中国队去。

  1994年到2002年这三届世界杯,可以说是中国球迷关心世界杯的第二个阶段。那些年,央视和地方台开始大量转播欧洲联赛,人家比赛的水准之高,让中国球迷如醉如痴。渐渐地,很大一批拥趸有了自己的偶像,这些球星所在的队伍,也成了球迷心中的主队。但在这一阶段里,中国队的表现越来越差,1993年预选赛小组没出线,1997年竟然因为最后一战对沙特算分错误,采取了保守的战术失去出线资格。2002年,日韩不参加预选赛而沾光进入正赛的中国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如果说以前几年还有什么不服的话,这几年是彻底服了。

  记得1998年办世界杯特刊,夜里看球做版的时候,有编辑看着电视屏幕,满脸艳羡地说:“我要是一个巴西人,一个德国人,该多么幸福,哪怕是尼日利亚人喀麦隆人科特迪瓦人也行啊。”

  和世界杯上那些队伍相比,中国队确实有着让人无法理解的一面。你说经济决定竞技水平,非洲那些穷国也能出线,也能打败强队。中国经济搞得不错,可足球却是一地鸡毛;你说国运兴球运兴,可刚刚发生过战乱的伊拉克就能打败你中国队,运气还有比他们更衰的么?你说是体制问题,朝鲜踢得都比你强。你说是饮食结构问题,但人家日本韩国却风生水起。

  结论只有一个:足球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水平太低,要上进心没上进心,要责任感没责任感,甚至廉耻都没有了,他们自甘堕落,他们自暴自弃,完全不值得为之动容。其实很多领域都有这种现象,凡是越搞越砸的项目,都与管理者所处的环境及其素质有关。

  既然失望已到极点,索性就不去关心。人们发现,如果不念及中国队,世界杯就更让人愉快。在这些年里,巴西、阿根廷、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这些球队,在中国都拥有了大批拥趸,庞大的足球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可惜,这个市场不是给中国队准备的。

  这个阶段的总结也是两个字:“剥离”。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了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国队的糟糕战绩,不再被拿来痛心疾首,而是被用来调侃与嘲讽。“足球”与“中国足球”,已经成了两个范畴的事情,是两种运动,完全不在一个次元。

  2002年以后到现在,中国人的世界杯情结进入第三个阶段。这段时间,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们能获得大量的信息与互动,这段时间,中国队进一步沉沦,与世界杯越行越远。而球迷的性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元了。

  很多人不再为看球而看球,他们看帅哥、太太团,看时尚,看风景。女球迷群体増加,她们表现得像听音乐会一样癫狂,市场份额让陡增一倍。真正的伪球迷群体也在形成,他们不关心比赛本身,而关心结果,因为他们下了注。而还有一批明星、富人们,平时从来不关心足球,但此时会努力站到世界杯赛场的观众席上,自拍照片,发上网络。是的,抖豪车、名表、皮包都有风险,但抖一张世界杯门票,没人说你炫富,虚荣心还会得到天大的满足。

  无数搭调不搭调的人都能从世界杯上分一杯羹。餐饮业的老板们会抬出电视,通宵招揽顾客。电商会大促食品、酒水,狂赚一笔。而那些作家、明星们,爱不爱球都没关系,爱钱就成,写点专栏,当回嘉宾,一个月下来,多少能赚得一笔。

  中国人的世界杯情结变成了“商业”二字。这个离世界杯无比遥远的国度,大家却都在为世界杯疯狂着。人人都能消费和被消费,人人都是参与者。真正被冷落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足球。

  当年的激情澎湃到现在已经巨变,中国人也从睁眼看世界,变成了越来越多的参与。当年是不服输,现在是多赚钱多花钱。

  球迷们世界杯的情结,能体现出时代变迁。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应该感谢有足球的时代。它能让人神游世界,能伴随很多人的一生,带来四年一个忘我的、忘掉一切烦恼的夏季,尽管在决赛之后,大家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世界杯回到南美,使人不得不想起36年前那场如仙境般的世界杯决赛。从那时起,中国人看了9届世界杯,历经36年,到现在,总算一个轮回了吧?中国足球,也该到触底反弹的时候了——再无起色,那一定是中了魔咒,万劫不复了。■

  老猫为作家,本文经本站长邮箱收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再见已无泪 下一篇:一线城市建筑成本每平不超2000元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