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漳州师范学院的“前世今生” | 来源:收集 点击数:2882次 更新时间:2013/4/30 14:37:58 |
漳州师范学院的“前世今生” --漳州师范学院更名闽南师范大学
漳州师范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龙溪师范学校大专班。1958年春,原龙溪师范学校开始增设师范大专班。1958年9月,经中共龙溪地委研究决定,在已创办的师范大专班和正在筹办的工业大专班、医科大专班、艺术大专班的基础上成立漳州大学。1959年春,漳州大学停办。经龙溪地委报请省教育厅核准,在原漳州大学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建立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由漳州师范专科学校、厦门师院、泉州师院、南平师院合并建立福建省第二师范学院,与当时的福建师范学院(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形成福建省本科师范教育“一南一北”的格局。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办,1970年被撤销。1977年以来,重选校址,重建校园,先后经历了龙溪地区中学师资培训班、龙溪师范大专班、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程。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
随着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该校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本报昨日已有报道),目前,新校名揭牌等正式更名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据悉,更名后的闽南师范大学作为福建省的重点建设大学,将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重要使命。今后该校将更加注重学科建设,注重专业结构调整,重点实施“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非均衡与整体性协调发展”两大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闽南文化和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据了解,与“学院”相比,“大学”在学校规模、教学水平、学科与专业、科研水平、人才队伍、经费保障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该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具备了成为学科性大学的条件。学校获批更名为大学,不仅是名称的转换,更标志着学校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把“漳州”改为“闽南”,主要是“闽南”除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外,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闽南文化已经成为维系海峡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成为联系海外华侨的重要桥梁。近年来,该校在闽南文化的研究、挖掘、传承和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效。更名“闽南”,是希望利用“闽南”的区域效应和文化效应,更好地发挥对台优势,服务祖国统一大业。
对于保留“师范”这个名称,一方面是因为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林、师范院校名原则上不更改为非农、林、师范的校名。更重要的是,师范教育是该校的特色之一。目前,该校“政府、高校、地方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纳入福建省10个重点综合改革项目之一,并成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今后,该校将以特色鲜明的师范教育引领多科性大学的建设。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中国近7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下一篇:“SARS”会重现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