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图片导航
图片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图片漳州怀旧照片  
 
 “丹霞书院”原貌
来源:收集 点击数:4387次 更新时间:2013/11/1 14:41:03
详细简绍:



丹霞书院是近现代漳州首座公办学校,在漳州地区乃至(长)汀漳(州)龙(岩)都有深刻影响。它的原址我们都以为在池潭西边半月潭旁的连排建筑或延伸到原龙溪师范一带。 

  漳州教育界吴杰老先生在《漳州芗城文史资料》第一辑(1991年)(合订本第四卷上册第1879-1880页)写出原来座向及以后复建的详细情况:“丹霞书院是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建置的。当时漳州知府刘良璧在八卦楼修复后,站在城上鸟瞰以后,将附近划为丹霞书院的所在地。是处空旷干衍,未夹杂民居,有流水通城外大河……认为是读书胜地,刘遂命人在这里“诛草莱而治之”,创建丹霞书院。中间的房子用来奉祀朱熹,左右是书舍作为学生肄业之处。河池对岸建立奎星阁和半月楼,并在河上建桥以便行人……

  清同治三年书院因遭受兵燹,房舍荡然……

  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汀漳龙兵备道到任后,漳州本地绅士要求于原址修复丹霞书院。刘绰云认为丹霞书院是汀漳龙三属士子入学之处……据情向督宪、学宪提出申请……于这一年八月开工修建,到次年十一月完工落成,共用银一万三千数百两。

  新修复的丹霞书院格局比以前扩大一倍:中为讲堂,两旁则留为官绅祭祀会所,又堂下两翼各建房八间。……奎星楼、半月楼、圆桥等处则悉照原址重新修葺,并补修围墙……”

  不厌其烦抄录吴杰先生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心中以为奎星楼、半月楼是丹霞书院旧址,其实不然!吴杰先生明白无误告诉我们,丹霞书院就在池潭(时可通九龙江)对面,走过桥才是。

  丹霞书院1905年改为汀漳龙师范传习所,1907年改为师范简易科,1911年改为汀漳龙师范学堂……作为当时闽西南本土最高学府,走出了进步师生王占春、王德、李兆炳等漳州早期共产党员。

  2013年福建省集邮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厦门高振碧的《百年明信片图解西方人“大厦门” 的概念》引起笔者的瞩目。

  高振碧先生介绍了这三枚旧照与它们孪生姐妹的背景资料,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冒险家,打开国门之后,厦门作为重要港口,取代刺桐港、安海港、月港。大量农产品和轻工、手工制品源源不断从这里流向欧洲,流向世界。为了显示并使西人认知“厦门”, 一些英法(可能包括其他西方国家)人士深入厦门的大后方泉州、漳州内地拍摄了大批有代表性的景物,人物,风土人情。他们把照片整理以后,以国际邮联的名义,在清季发行了一组无资明信片供在中国的西方人士使用并向欧人介绍“厦门” 的重要性。

  这三枚旧照,从不同的角度不谋而合聚焦了同一主图。

  图一明信片上面还标注Mee Cheung,Amoy,这是由英国人开办开设在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美璋照相馆分店拍摄发行的。背景是城墙,女儿墙清晰可见,八卦楼以城墙为基础,竖立在照片右后方,高出墙体甚多。照片前景波光涟漪,湖边围着栏杆。照相师聚焦的是一厅四房二层楼中式建筑,山墙楼上下各有一窗。这座楼刚好在城墙底下。照片英文“The Government College at Chiang-Chin,Amoy”, 直译为中文是“厦门,漳州官办的书院”。 明信片背面即照片一面贴大清蟠龙半分邮票一枚,盖销戳为“鼓浪屿KULANGSU 戊申年二月初四(注:1908年)”, 时间确凿无误。

  图二与图一同由美璋照相馆分店拍摄,在图一的基础上左转了九十度,退后了几十米,环湖的一些房舍同样入图,近景有小石桥,左前景小路穿过高地草阜,小路尽头正是图一主景二层楼的侧影,以及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八卦楼,从这照片观察,此楼约有城墙加八卦楼一层楼面高。此明信片邮票估计贴在正面,无从知道邮戳及日期,但风格与英文说明相同,格式一样,当是同套明信片。

  图三也是同一景物的照片,左移了三十度左右,后退到池潭对面栏杆之后。同样是女儿墙清晰可见,八卦楼危坐在城墙上,城墙门洞洞开。从右边走过石桥,应是阻风避雨的亭子。主图仍是这一座二层楼。拍摄者是英人顺纳“A·SUN”, 英文说明“Mansion in Amoy Country”, 直译为“厦门乡村的学校”。

  这枚明信片贴一分蟠龙加盖中华民国“大国字” 邮票,戳上盖销“厦门AMOY 1913年2月10日” 半切小圆戳(此戳专用于进出口邮件)。该明信片与前述两枚略有不同,右边留有约六分之一空白,上有黑体“AMOY”。

  判断出这三枚明信片颇费了几番周折。张忠勇和高振碧先排除了厦门本岛和集美等地,也排除了泉晋一带(因本组明信片有泉州远及福州的景物);郑俊明先生根据《漳州府志》记载城墙及八卦楼(威镇阁)判读是漳州景物,并取得大家认可。高振碧先生和他的朋友还自费到芗城、南靖、平和等实地考证并和漳州地区文化界有联系。清末民初公办学校只有威镇阁旁边的丹霞书院。漳州英文拼写尽管有官定(?)的“Chiang-Chow”, 为什么还会拼成“Chiang-Chin”? 这在漳州人是不成问题的。有些漳州人会说自己住在“漳城” 即漳州城内(不是城墙还围着,城墙外就叫城外)。不是还有当时财契单据贴的税票有加盖“城厢” 的吗。而“Chiang-Chow” 的范围就比较大了。

  当时深入内地拍摄照片,他们必须携带笨重的照相器材,日常生活用品,从厦门乘船到石码再换乘船只抵达漳州新桥码头;尽管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受到孱弱的清政府优容,毕竟对当地人是神秘、新奇的事。这些拍照者肯定要请当地士绅接待,介绍情况,推荐地标性建筑,组织摆拍一些民俗活动。拍摄者把这座置于地标性建筑八卦楼边城墙里的两层楼,不约而同迳指为“书院”、“ 学校”, 应该是当地士绅的指证而非无的放矢。

  这三枚明信片的功劳坐实了丹霞书院的原址及湖对面的书院附属建筑群。

  百年老照片见证了“丹霞书院”原貌。

链接:

漳州老照片收藏爱好者冯水国收藏的“丹霞书院”照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龙溪街道图 下一篇:第12届市运会开幕式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