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圆圈”--延誉亭 | | 来源:收集 点击数:2945次 更新时间:2014/2/23 10:57:22 | | | 详细简绍: | |
“圆圈”,曾经是位于新华西路与新华南路的十字路口的一座西式纪念亭, 原称“延誉亭”,后改称“北伐胜利纪念碑”.因底座有三级同心圆台阶,老漳州人都称为“圆圈”。(上图为“圆圈”1959)
1919年(民国八年),陈炯明率粤军入闽,以漳州为中心建立闽南护法区,进行一系列市政改造。将当时弯曲窄小的各路段拓宽取直,铺上石砖,并予重新命名。将东城门前命名为陆安中枢,以中枢为坐标向东、西、南、北辐射四条拓直的街道,分别叫陆安东路、陆安西路、陆安南路、陆安北路。
1923年,军阀张毅在漳州开始了为期3年的统治。其间漳州乡绅为了给这个军阀贺寿,在陆安中枢建了一座“延誉亭”, 造价500银元,由雷文铨设计监造,亭四柱尖顶,底座有三级同心圆台阶,俗称“圆圈”。三年后,北伐军进驻漳州,为消除陈炯明、张毅等自我标榜的影响,将一些地名及建筑物重新命名,何应钦将陆安中枢的“延誉亭”改称“北伐胜利纪念碑”。陆安西路更名为中山西路。

漳州北伐胜利纪念亭1926
上世纪50年代初,漳州市人民政府把中山西路命名为新华西路,不久即改铺混凝土路面。“延誉亭”于1969年被拆除。但该地点还称作“圆圈”。

圆圈1960

圆圈(1964.4漳州第一座铁塔施工)
“圆圈”是当时漳州的地标,至今仍然是漳州中心地段,老漳州人照样称此地段为“圆圈”,但现在因为很多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没见过“延誉亭”,都称此地段为“文昌门。(转载自问这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ab321bac)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新华东1933 下一篇:“折冲之才”牌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