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漳州古牌坊
来源:收集 点击数:4782次 更新时间:2013/8/16 11:52:22

     牌坊,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独特门类,它往往与雕刻、书法、文学相结合,融纪念性、标志性、观赏性为一体,有着独特的精神教化功能,极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有资料显示,作为有着千年建置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漳州曾建有600多座牌坊。那些牌坊往往工艺精美,牌匾的石雕及书法镌刻艺术更是美轮美奂,极富闽南文化特色和丰厚的历史人文内涵,然历经岁月磨砺,被毁废者甚多。

  牌坊按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功名坊、庙口坊、墓道坊、百岁坊、节孝坊等多种类型,林氏作为漳州历史上的望族,漳州现存的牌坊中,就有10座属于林氏先贤的功名坊。

  “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牌坊在古时候,一般是由皇帝批准,为表彰那些有成就或功名的人而树立的,文臣武将、孝子烈女,立牌坊都是一个无上的荣誉。所以在寻找牌坊的过程中,去了解牌坊背后的历史和故事,几乎成为林南中必做的事情之一。

  在众多的牌坊中,“节孝牌坊”可谓独树一帜。“节”指的是守妇道,“孝”是指孝敬老人,“节孝牌坊”是封建时代专门为女性而立,是旧时用于宣扬礼教、旌表节孝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位于东山钱岗村的一处节孝牌坊,其背后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一对妯娌,当时同时嫁给孙姓同胞兄弟,但二兄弟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妯娌俩为守妇道,竟然相约上吊而亡。虽然这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可取的,令人很难理解,但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却成为了大肆倡导妇女节烈的典范。这是节孝牌坊中有悖现代人生价值观的一面。

  了解漳州古牌坊上的故事,对于历史文献也有一定的价值,那些牌坊甚至能对史料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漳州现存的牌坊,大部分在漳州史料文献上都是有迹可循的,所以反过来说,牌坊上的事迹也是漳州文化发展、辖区属地改变、官道民居变迁的佐证。”

  在漳州角美辽东村存有二处牌坊,从牌坊上的文字看,一座立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的林氏“节孝”坊,时为龙溪管辖,而到了民国时期所立的一座“志洁行芳”坊,时又属同安管辖。“角美在历史上曾由同安管辖,这在史料中有记载,而这些牌坊的发现,也恰恰反过来证实了这个史实。”

  一些牌坊规模很大,艺术水准很高,但是竟然被遗忘在荒山野岭。也许谁都不会想到,那儿也许就是曾经商贾往来的官道,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牌坊就像一颗颗尘封已久的珍珠,镶嵌于城乡道口及郊野上,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荣耀与兴衰。”

  “守望的过程偶有惊喜也有遗憾”

  牌坊是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牌坊中有史料记载的,有无人知晓的,有的在荒山野岭,有的在田间地头。有许多牌坊都已经被弃置,或者由于天灾人祸变得残缺不全,牌坊是闽南文化的一种见证,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而近几年来,通过资料的查阅,其实漳州的古牌坊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仅在闽南地区,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应该都是难能可贵的,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而在漳州图书馆的支持下,漳州古牌坊的守望人--林南中已经把自己年寻访而来的76座漳州古牌坊文图资料加以整理,春节期间在漳州市图书馆进行公开展览。他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加入,与他一道探寻、宣传和保护漳州的古牌坊,并为之而共同努力。  

   朱俊辉  严涵彬 文/图

链接:漳州新城区弥足珍贵的古牌坊

⊙许初鸣 
   牌坊,又称石坊、牌楼,是古代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漳州方言称为“荷表”,意思为某人承皇恩受褒表的纪念建筑。据地方史志记载,漳州历代建造的石牌坊有600多座,如今只遗存70多座,也就是说近90%已经湮灭了。龙文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原来的东郊,现在由于城区东移,已经成为迅速崛起、日益繁荣的新城区。这个新城区现存古牌坊6座,即澹泊宁静坊、林文穆公里门、土白节孝坊、檀林贞节坊、黄氏林氏贞节坊和在东方食品厂内的无名坊,弥足珍贵。

  澹泊宁静坊现在在漳州理工学院的校园内。这里原来是蓝田镇西坑村天宅社东北的一条古道,是古时漳州通往省城、京都的通道,叫“福歧路”,如今时代变迁,古道不存。牌坊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东阁大学士林釬而立。高约7米,宽约8米,以青石和白石相间建造,石材颜色对比鲜明,整体和谐自然。石仿木结构,三间五楼十二柱,正楼四坡顶,各楼顶上皆置鱼形脊饰,翼檐角都有潇洒流畅的起翘。正匾以下均以梁枋隔层,坊上字刻深浅适宜,刀法娴熟,匾额正背两面分别镌刻“澹泊宁静”、“中正和平”,为崇祯皇帝御笔。下面横梁刻“为万历丙辰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直起居注,纂修实录,经筵展书官,历南京国子监司业,左春坊中允谕德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教习庶吉士,实录副总裁,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奉敕同知经筵事,实录总裁,赠礼部尚书,谥文穆林釬立”。明间面阔4.4米,进深1.1米,次间面阔1.8米,进深2.2米。单檐庑殿顶,翘梁为鱼尾状,正脊微弧。石柱上架梁,梁上叠屋顶;屋顶由中楼、夹楼、边楼三层递次外延降低。坊上雕刻形象生动传神,有南方的细腻,又有北方的粗犷,技艺巧妙精湛,融汇建筑、雕刻、书法、文学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釬(1568—1636),字实甫,号鹤胎,龙溪洞口社(今属龙文区蓝田镇)人。林釬世代务农,早年家境贫寒,父早丧,与母亲相依为命。年少时,他在本村洞口林氏祠堂内念完私塾,后转漳州城内学府。明神宗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年),林釬考中进士,殿试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熹宗朱由校即位后,林釬任国子监国子司业,后升为国子祭酒。他办事公正,自奉清廉,教导有方。熹宗皇帝宠信宦官,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当政专权,林釬坚决制止奸臣魏忠贤强取国子监铜器的行为,反对为魏忠贤立生祠,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随后,林釬抛下乌纱帽返漳,与黄道周结为知己。黄道周敬慕林釬的学问和为人,经常上门拜访,议论时事。林釬倡导和组织农民兴修水利,为民众办了许多好事、实事。万松关就是林釬建议兴建的,这在他撰写的《施公新筑万松关碑记》里有明确记载。林釬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三十日逝世,赐谥文穆。

  林文穆公里门在林釬的故里——蓝田镇蓝田村洞口社的村口,是一座既是纪念先贤又是划分地域的牌坊。这座牌坊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是林釬的门生在他逝世不久后为他立的。为花岗岩石仿木结构,宽6.8米,高5米,三间四柱石仿木结构。坊上长方形匾额上镌刻“林文穆公里门”六个楷书大字。两面的右上角刻竖排9行字:“崇祯壬午岁冬吉旦,赐进士第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加从二品服俸掌詹事府事门生李绍贤”。左边则刻“赐进士第漳州府推官门下晚学生曹广、赐进士第龙溪县知县门下晚学生刘鸿嘉同建”。

  土白节孝坊在现在的水仙大街东段的漳州汽车运输中心站旁,建于清雍正年(1731年)的10月,为林重光妻吴氏立。坊面朝东,宽4米,高5米。坊顶小龛内的竖匾(龙凤牌)上镌刻“皇恩”两个大字,上面的额枋刻“大清雍正辛亥孟冬吉旦”记载何时立坊,中间牌匾镌刻“节孝”两个大字,下面的额枋刻“旌表考授迪功郎林重光妻吴氏立”记载为谁立坊。两边石柱上共刻有三副楹联,正面的楹联是“铭浅截指争先陇;不愧凌水柱碧天”。背面是“闺中久凛坚贞操,石上长标节孝名”。内面是“断指护先坟维节成孝,誓心光宗壤虽死犹生”。坊侧有一块石碑记载牌坊建造的缘由:先祖林重光、吴氏夫妻以断指、截指之举,誓心守护、看护、保护祖先坟墓、墓地,不让恶人掠夺、毁坏,不让他人侵占。此事能博得皇恩而立牌坊于社中,在当时定然轰动漳州城,其事迹必定感天动地,使林重光为孝而故虽死犹生,其妻吴氏坚贞操而至终也维节成孝。由于时间久,目前又尚未有知情之人,虽在节孝中,匾两侧石上有刻文说明,现石文已斑碎,字迹模糊难认。碑高更难于揣摩,故对此牌坊只作为文字上推测,实为惭愧。立牌坊的第二年即1732年壬子科,先祖林世若公中第八名举人,同科漳浦蔡新也中举人,有关牌坊上字词系蔡相爷代填写也有可能。碑文后面有一副对联:“泥晋土三榜进士光宗,泊成白二科举人耀祖”,表示对先贤的尊崇。

  檀林贞节坊立在蓝田镇梧桥村檀林社的村口,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花岗岩石仿木结构,宽4.8米,目前高约5米,因为牌坊地面抬高近1米,石柱已经被埋入地下,因此估计原高应在6米左右。方形柱边长达50厘米,显得格外粗壮雄浑。坊额上面的龙凤牌刻着“圣旨”两个大字,说明这个牌坊是圣旨书面批准建立的,级别很高。中间的牌匾镌刻“贞节”两个大字。小额枋上镌刻“为故逸士陈文滔妻曾氏立”。曾氏的事迹,《漳州府志卷三十四列女一》有简略的记载:“曾氏,龙溪陈文滔妻。年二十四而寡,子甫周岁,孝姑课子,孀居五十余年卒。有司为立贞节坊。”据檀林社的陈氏族谱,陈文滔是檀林陈氏十世祖,生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卒于弘治十年(1497年),死时才19岁;其妻则生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卒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活到76岁,可以想象其寡居守节之艰辛。

  黄氏林氏贞节坊立在万松关内的古道旁,高、宽各约6米,四柱三门,坊上人物、龙形石雕图案颇为精美。匾额上部已经不存,下部的横匾上镌刻着“龙溪故监生蔡朝宗妻黄氏暨男故庠生正薰妻林氏坊”,可见也是贞节坊。坊柱有两副楹联,外侧石柱联写的是:“教子成名贰片贞珉双表节,事姑继志千秋彤管并流巍”,赞扬黄氏、林氏的贞节。

  现在的东方食品厂内有一座石牌坊,坊额坊柱上都没有文字,牌坊何时所立及为谁而立都有待考证。

  随着漳州市区东移步伐的加快,龙文区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包括古牌坊在内的文物保护问题也越发重要与急迫。这些石牌坊不仅是研究地方历史的确凿可靠资料,而且是极其珍贵的石雕艺术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精美画卷和凝固乐章,值得我们倍加珍爱和细心呵护。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古县大庙 下一篇:千年男观音 藏身裕昌楼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