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 “饭春花”悄然绽放 |
更新:13-02-07 |
简述: 插饭春花是漳州东山岛人过年的传统习俗。每年除夕之夜,人们吃完年夜饭,习惯要盛一碗金字塔形的米饭,称之春饭或隔年饭放于灶台或厅堂。盛得尖尖的米饭上,必不可少要插上一朵梅花状,写有春字的饭春花(也叫春枝 |
[乡土文化] 根雕 |
更新:13-01-29 |
简述: ---八旬老人与根雕40年的不解缘 根雕,七分自然三分雕,云霄县87岁的老人方启德痴迷根雕艺术40余年,出自他手的作品不计其数。昨日,笔者一走进方启德家,就被众多根雕艺术品吸引,天鹅、孔雀、鸵鸟、 |
[乡土文化] 芦溪咸菜 |
更新:13-01-15 |
简述: 漳州平和芦溪咸菜好吃,但很少人知道它是如何腌制的?1月9日,笔者前往原产地芦溪镇,现场见证咸菜腌制工艺的全过程。 笔者走进芦溪双峰村,这里几乎看不到一块冬闲田,连片绿油油的都是芥菜。正在地里收 |
[乡土文化] 漳州八宝印泥 |
更新:13-01-01 |
简述: 八宝印泥是漳州三宝之一,深受中外名家的青睐。所谓八宝原料,一为珍珠粉,二为辰州朱砂,三为红宝石,四为赤金粉,五为石钟乳,六为珊瑚屑,七为车渠粉,八为水晶粉。这八种名贵原料,均为中药,在明代医学家李 |
[乡土文化] 两岸南音大师齐聚漳州 |
更新:13-01-01 |
简述: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2012年12月29日下午,龙海程溪镇下庄南音十周年庆典现场中的一首名词佳作《卜算子》,经台湾南音艺术家谱曲编排,再由大陆南音弦友巧用二胡、琵琶、 |
[乡土文化] 制作龙头狮头 |
更新:12-12-27 |
简述: 漳州龙海市颜厝镇路边村下庄花园,有位74岁的制作龙头狮头的漳州老艺人--罗春林。一进门未落座,罗春林就把记者迎入他楼下的柴草间,我搬到这个小区居住13年,多数美术工艺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一走进这间 |
[乡土文化] 打糖块 |
更新:12-12-27 |
简述: 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美好的记忆,小时候,一听到铛、铛、铛声响,鸡毛肉骨、鸡胗膜的吆喝声,就追过去,买上一分或两分的糖块,心满意足舔吮起来。 75岁的钟亚和老人从事打糖块50年,。钟师傅告诉笔 |
[乡土文化] 冬至圆 |
更新:12-12-25 |
简述: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俗称冬节,吃汤圆也是漳州冬至的传统习俗。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故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乡土文化] 手工印章 |
更新:12-12-20 |
简述: 在漳州市芗城区南昌路168号芗江新村北1幢4号,店里的老艺人黄永明正拿着一把刻刀,娴熟地一笔一划地把字刻划在印章上。 走进这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刻章门市部,只见里面陈设简单,一个玻璃柜子,存放些印 |
[乡土文化] 吴友元国画 |
更新:12-11-21 |
简述: 诏安书画院画师吴友元国画《谁道秋来少艳色》入展2012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型选拔活动。这是吴友元自2009年入展西泠多项兼能项目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本次活动仅有2件福建籍画家国画作品 |
[乡土文化] 扁担加工制作 |
更新:12-11-21 |
简述: 扁担,曾经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劳动工具之一,长途担运货,平时担水挑粪,都离不开它。可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扁担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仅在几个地方挑夫手上还可见到。11月15日下午,记者在芗城区香港路万道 |
[乡土文化] 古船制作技艺 |
更新:12-11-21 |
简述: 孔炳煌是来自漳州东山的一名造船匠,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所从事的是古船模的复原工作。7年间,他复原出15艘航海古帆船模,令人为之折服。 机遇改变了他的造船路 头如刀,形如翼,帆可升,舵可 |
[乡土文化] 八旬老人百米长卷绘牡丹 |
更新:12-11-09 |
简述: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党的十八大,家住芗城区的86岁离休干部林爱国,历经4年精心创作百米牡丹书画长卷,以此献礼。昨日,笔者有幸在林老家中见到这幅宽0.53米、长136米、重40斤的书画长卷,令人叹为观 |
[乡土文化] 雕梁画栋“剪瓷雕” |
更新:12-11-09 |
简述: 说到钳子,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可以用来夹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可要说巧妙地运用它,将颜色鲜艳的彩釉瓷碗、瓷盘、瓷瓶,按造型剪成形状适宜的瓷片,再逐片拼出精美的瓷雕,这个大家 |
[乡土文化] 醉心太极二十载冠军世界 |
更新:12-11-09 |
简述: 今年65岁的孙松坤老人,是漳州水务集团离退休员工。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始终神采飞扬,思路清晰。太极拳既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也是一种养生拳术。形象一点说,学太极拳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在磨面粉。孙松坤老人笑 |
[乡土文化] 八旬老人编药书《百草园》 |
更新:12-10-28 |
简述: 家住漳州市芗城区鑫荣小区83岁的王奋扫忙得团团转,每天清晨他都要带领100名居民在九龙公园门口操练乐哈哈回春保健功,无偿为群众看病抓药,从今年6月开始,他又奋笔疾书,埋头编撰药书《百草园》。老王说 |
[乡土文化] 皮鞋匠 |
更新:12-10-16 |
简述: 在漳州市芗城区北京路214号一家小店,47岁的手工皮鞋匠张必兴接过一双过时款式的女士皮鞋,锯鞋跟、打鞋钉、打磨、涂胶水一会儿,原本丢弃可惜的名牌鞋,再次焕发光彩。 走进张必兴装饰简单的小店,只 |
[乡土文化] 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大舞台 |
更新:12-10-16 |
简述: 荟萃古玩奇珍 传承中华文化 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综合市场漳州文化城走笔 走进漳州文化城,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各种古玩、玉器、书画店铺的招牌高悬,门前整齐摆放着各色盆栽,透 |
[乡土文化] 让“金瑞兰”芳香弥漫 |
更新:12-10-09 |
简述: 双手握着一大把香篾,浸在水里沾水后,在调配好的香粉里来回滚动,不一会儿香篾就粘附上一层香粉,等稍干后反复浸水、上料,一层层加厚到所需要的粗细。晒干后再染上颜色,一支支百年金瑞兰牌香就新鲜出炉,进而香 |
[乡土文化] 手工“老月饼”酥香依旧 |
更新:12-09-29 |
简述: 9月24日,笔者来到位于漳州市云霄县宝树村的保珍斋月饼店,一屋子的人正忙得不可开交,一块有着180多年历史的牌匾特别醒目。老板陈智惠一边装包清点,一边翻阅订单,偶有空暇,就朝排队购买月饼的顾客聊上几 |
[乡土文化] 海柳雕 |
更新:12-09-29 |
简述: 海柳一种生长在深海、生长周期缓慢、色泽独特、外观酷似柳树、质地坚硬的古老而又神奇的海底生物; 海柳雕以珍贵的海柳为材质雕刻出来的艺术品,古往今来被视为稀世珍宝。 沈细坤一位出生于东山澳角村的 |
[乡土文化] 台湾麻豆镇与漳州的渊源 |
更新:12-09-29 |
简述: 麻豆镇是台南中心腹地重镇,早期为平埔族西拉雅人聚居之地,旧称麻豆番社。麻豆镇与漳州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 郭家祖厝武魁 麻豆郭氏开基祖 清顺治八年(1651年),龙溪县二十九都锦湖乡石尾 |
[乡土文化] 刻笔伴一生 绝技待人传 |
更新:12-09-28 |
简述: 台湾的朋友托我找吴师傅多刻些私章,都说他刻印手艺好。9月17日,笔者来到云霄县艺华刻印店,见到前来找吴德锐老师傅刻私章的台商林先生,他拿着手中的寿山石说:好材质,也要有好手艺,用机器刻印,缺乏文化 |
[乡土文化] 漳州芗剧的百年传承 |
更新:12-09-27 |
简述: 漳州市芗剧团演员在表演荣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节目提名奖的锦歌弹唱《漳州美》(9月26日摄)。 9月26日,漳州市芗剧艺术中心内曲声悠扬,漳州市芗剧团锦歌队的演员们在紧张排练准备晚上 |
[乡土文化] 百年锤炼 刀剪锋利依旧 |
更新:12-09-14 |
简述: 风箱鼓动,燃起熊熊炉火,把生硬的铁块烧得霞光四射。见火候已到,吴师傅挽起袖子,抡起锤子就是一阵敲打,在叮叮当当的声响中,一把锋利的刀剪隐然成型。昨日上午,记者找到了漳州老字号正发刀剪的第九代传人,今 |
共计:159条记录 页次:5/7 每页:25条
9 7 [3][4] 5 [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