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乡土文化] 桨橹业最后的守护人 |
更新:13-09-09 |
简述: 曾几何时,东山岛的桨橹制作行业闻名大半个东南沿海。在东山岛大澳渔港附近,有位叫做张振寿的老师傅。72岁的他,坚守着传统的木质桨橹的制作,也是坚守东山岛芳成老字号的传承人之一。 当年:一身手艺养活 |
[乡土文化] 朝拜“林太师公”--云山书院迎来台湾信众 |
更新:12-04-08 |
简述:日前,云霄县云山书院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台湾林太师庙联谊会18名信众代表组成的访问团朝拜“林太师公”,与云山书院开展太师公信仰交流。 “我们两年前恭请太师公金身到台中奉祀,圆了台中信众多年的心愿。” |
[乡土文化] 铜山石刻蕴人文 |
更新:12-04-07 |
简述: 明清时期铜山文教之风兴盛,科甲蝉联,儒贤蔚起,名震闽海。黄道周先生曾赞道:吾乡之子拖船荡桨,亦能文章,故世有海滨邹鲁、东南之秀之美誉。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孕育了许多美丽的故事与人文景观,而历代骚人墨客 |
[乡土文化] 周碧初——从漳州平和走出的油画大师 |
更新:12-04-07 |
简述: 周碧初,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人,被誉为中国现代油画的拓荒者之一。 周碧初,1903年出生于霞寨镇。他从小酷爱美术,1922年考入厦门美术专科学校就读。1924年,周碧初从厦门美专毕业后,随父出 |
[乡土文化] “小吃”的兴衰 |
更新:12-04-03 |
简述: 常听大人们说:要玩苏杭二州,要吃石码漳州。漳州和石码早期的地方小吃确实丰富多彩。就面类讲,有卤面、蠔子面、鸭子面、牛肉面、沙茶面、加力(鱼)面、手抓面、面线糊;就粿类讲,甜的有粉粿、板煎粿、面煎粿 |
[乡土文化] 老行当--车木 |
更新:12-04-03 |
简述: 车木指的是用刀削刻旋转中的木头或竹器,从而把木头或竹器削成圆木件,也叫木旋。在上个世纪,车木制品深受人们喜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比如碗、勺柄、刀柄、床脚、椅面、蚊帐架等家具。除此之外,还 |
[乡土文化] 天宝“石龟” |
更新:12-04-03 |
简述: 在芗城区天宝大山发现一块酷似老龟的石头。只见石龟身躯强健,神采飞扬,在翠竹下似乎向游人俯首致意,令人称奇。(陈必辉摄) |
[乡土文化] 微型关公像国画 |
更新:12-04-03 |
简述: 闽南日报报道,在东山岛,几乎每家每户都挂关圣帝君像,东山关公画家陈乃仁近日创作了一幅微型关公像国画,作品宽10厘米,高15厘米,仅比开关盒大一点,可画作上几乎体现了关公像该有的全部细节,可见画者之 |
[乡土文化] 宋代之后的漳州茶史 |
更新:12-03-16 |
简述: 宋时中国茶叶发展重心南移,漳州茶叶生产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元代漳州地区没有修过地方志,在后代所修的地方志中,有关元代的记载均极为简略。而明代是漳州修纂地方志的高潮。漳州地区各县的县志也是从 |
共计:159条记录 页次:7/7 每页:25条
9 7 [5][6] 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