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漳州:浦南古傩焕发异彩
来源:转载 点击数:4123次 更新时间:2012/4/20 14:19:49


       九龙江北溪边的漳州市芗城区千年古镇——浦南镇,在那一湾江水的环绕下,显得静谧而厚重。在浦南镇民俗文化节上,一阵阵响亮的锣鼓声“咚,咚,锵,锵……”敲醒了沉睡中的古镇。

  离溪边不远的浦南镇区小街里,浦南古傩表演队正在排练。23岁的李斌身着黄缎衫,戴上“大头娃娃”面具,拿着一棕树叶做成的扇子,蹦蹦跳跳做着武打招式;他的父亲李春华站在一旁,细心指点着李斌的表演:“步子再大点,再跳高点,注意回头和‘大尪’作交流。”高个儿“七品官”和“书童”手握“国泰民安”的牌子和棕树扇子,在“大头娃娃”的引领之下,踩着配乐的鼓点,时而摇身仰头,时而甩辫挥扇,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前来围观的村民乐开了花,更有孩子们学着古傩跳起了舞。

  据悉,唐朝末年,浦南镇人就有舞傩辟邪、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时过境迁,浦南古傩传承人也接连换了好些人,现在最年长的传承人梁泰金老先生已经85岁高龄了。

  1992年,年仅26岁的李春华拜梁泰金为师,开始了舞傩表演生涯。去年,李春华带领一批年轻人重新组成古傩表演队,镇里的村民得知后,自发集资重做“七品官”和“书童”两尊傩面具和服装。李春华和队员参考传统做法,以竹条为材料,用经纬线编成鼓形竹筐,外穿绣有精美图案的服装,用现代的棉纸沾上牛皮胶,一层复一层贴在前期做好的泥塑上,最后涂上特制黄土浆,用颜料彩绘,装上帽子、须发等,古傩有了现在的新面貌。

表演队里,年纪最大的已有40多岁,最小的才23岁。“传承一门民俗技艺,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古傩,希望有更多的人保护和传承这项文化遗产,现在我儿子算是当地最年轻一辈的舞傩人了,希望年轻人继续把浦南古傩传承下去。”正在教授舞傩的李春华说。

  如今,浦南古傩焕发着异彩,渐渐成为漳州市芗城区文艺队伍一支主力军:2010年6月至7月,浦南古傩受邀前往上海世博会“福建园”参与演出;同年11月1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现代农业博览会暨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上,浦南古傩也加入了表演的行列;2011年5月,浦南古傩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漳州古城的街坊和桥亭 下一篇:点击漳州文化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