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从老木匠到画师的华丽转身 | 来源:转载 点击数:4069次 更新时间:2012/5/29 14:36:22 |
在漳州市区一家名为“尚善斋”的个人画室中,年逾七旬的老人吴和桂,与笔者谈笑风生。硬朗的身体、洪亮的声音,让人很难看出岁月在其身上刻下的沧桑痕迹。这位来自书画之乡诏安县的普通农村老人,多年来凭着兴趣和毅力,在踏入古稀之年时,完成了从木匠到画师的转身,现在已成为当地颇具名气的民间绘画师。

吴和桂自小酷爱画画。当时因为农村各方面条件差,幼年的吴和桂仅是照着手头几本小人书或画册,便就地取材用瓦片、木炭等在地上或墙面上临摹作画。9岁时,他更是借助一架竹梯,偷偷在生产队养猪场的一堵白墙上用木炭画出一幅高1.8米的古神像画,一时轰动整个村庄,并传遍十里八乡。
一心想成立画室的吴和桂,其人生轨迹在17岁时发生了转变。那时,诏安县四都公社欲办一家农械厂,厂领导看吴和桂心灵手巧又颇具一定审美观,就把他抽调到农械厂学习做木工。为了生存,吴和桂放弃了画画,将那一番作画的激情暂存心里,专心致志学做木匠。
岁月如梭,转眼间半个世纪已过,传统的木匠手工活逐渐被人淡弃,不久公社农械厂就倒闭了,吴和桂也跟着下岗。好在他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并相继成家立业,在家闲得慌的吴和桂为了打发时间,重拾旧时爱好——拿起画笔绘丹青。这一画,竟一发不可收拾,画出来的各种古人物图,纷纷被亲戚朋友拿走了。这一结果令吴和桂始料未及,老夫聊发少年狂,为了方便作画,吴和桂索性来到漳州市区创办一家个人画室,取名为“尚善斋”。
吴和桂平时喜欢揣摩并临摹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等名家的作品,从1990年至今,他几乎坚持每天习画逾12个小时,他根据自己专长,专攻传统古代人物画,在写意上倾力追求亲和自然的画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笔下的仕女、钟馗、关羽、昭君等个个栩栩如生,动作、形态皆极为逼真传神。吴和桂最擅长画的是弥勒佛,已先后创作出上百种不同姿态的弥勒佛形象,憨厚可掬,惹人喜爱。
经过长达20来年的不懈进取,尽管已经进入古稀之年,但吴和桂的画作已逐渐赢得社会认可与同行赞赏。另外,他创作的《昭君出塞》图,还被入选《中国建设书画精品大展作品集》。
⊙ 卢子能 文 刘钦惠 图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十八手观音佛像 下一篇:渐行渐远的红桶盘制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