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不识谱不会拉琴 却造了一把把好琴
来源:转载 点击数:3651次 更新时间:2012/6/19 16:45:35

不识谱、不会拉琴,却对民间乐器情有独钟,他就是漳州的黄江泉老人。凭着自己的悟性和几十年经验累积,他制作出了一把把外观精美、音质上乘的二胡、三弦、月琴等诸多民族乐器。

  黄江泉今年66岁,个头不高,微瘦,住在漳州市霞仔巷32号。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祖厝,一进门,各种各样加工乐器的机器、工具堆满了天井,再往里走便是他家的客厅,上百个月琴、琴箱半成品叠得足有两米多高,直逼天花板。茶几一侧的墙上挂了一排做好的乐器,一有客人过来,便可一目了然。

  黄老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但从小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经人介绍在当时的漳州民艺社当学徒。“当年师父总共收了三十多名学徒,师父也不是手把手教,只是做了个简单示范,剩下的都是靠自己摸索实践了。”师傅教的手艺并不多,很多乐器都是黄老自己慢慢摸索制作出来的,现在只要是带弦的民族乐器对他而言都不在话下。

  黄老制作的乐器都经过精雕细琢,音质清脆、响亮,很受欢迎,来定制的既有漳州本地的剧团,也有来自厦门、台湾等外地的音乐爱好者。他说一把上等二胡要用十几天时间,从选料、制作到最后的调音,每个工序都必须细心。

  老人伸出了双手,上面布满深浅不一的伤痕,有的已经结茧了,这都是制作乐器时留下的。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与乐器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的黄老居然连乐谱都不识,更不用说拉一首完整的曲子,调音都是凭着几十年积累下来的感觉。

  “每一张不同厚度的蟒皮和琴筒接触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声音,鞔皮时完全依靠制作人的听觉和手感。”黄老除了供应乐器行的乐器外,还兼职做起了乐器维修,很多音乐爱好者都会慕名前来维修。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朱门高弟”陈淳 下一篇:漳州窑五彩立凤牡丹开光花卉纹大盘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