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古玩奇珍 传承中华文化
—— 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综合市场漳州文化城走笔
走进漳州文化城,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各种古玩、玉器、书画店铺的招牌高悬,门前整齐摆放着各色盆栽,透着迷人芳香。

一位在城内闲逛的许先生告诉笔者,他酷爱收集玉器,经常到城内“淘宝”。他说:“别看这儿地方不大,可是‘卧虎藏龙’啊,我每周都会来逛逛,时不时就能挖到些宝贝。整修后,感觉档次高了,在里头逛就是一种享受。”而奇石书画爱好者林先生也有着同样的想法:“我习惯了每周六下午去天石轩奇石书画艺术藏馆逛逛,能收入囊中固然好,没这个经济条件就过来开开眼界,一饱眼福。”
笔者走进一家名为“顺源斋”的商铺。商家正在包装一位客户选中的瓷器。谈起修缮后的生意状况,商家点头称好:“我做这行有五六年了。起初在天福园古玩市场,去年搬到这里后,生意一直不理想,这几个月文化城重新装修了一下,感觉档次高了,生意也有起色了。”
“漳州市、芗城区政府及新桥街道办事处筹资30多万元对文化城进行全面细致的修缮。” 新桥街道办事处戴书记说。
据了解,漳州文化城始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24.23亩,总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分A区、B区、C区三个区,可容纳400多家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是目前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文化艺术品交易综合市场,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产值达3亿元。
“文化城内经营的店铺涵盖了古玩、家具、玉器、书画、拍卖行等多种类型店铺。”漳州市艺术品文化促进会负责人介绍,“文化城内产业种类繁多,有唐朝以来不同时期的艺术品和制作精美、雕刻精湛的古玩、玉器、古典家具;有近代和现代书画大师、名家的精品佳作;有具有闽南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剪纸、刺绣、南词、木版年画、木偶制作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等,是一个集鉴赏、交易、交流、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市场。”
为做大文化产业这块蛋糕,芗城区充分利用文化城的区位优势,依托闽南特色文化,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从而打响文化城名片。目前,漳州文化城内文化艺术品交流红火,经常举办交易会、拍卖会、书画展、奇石展、陶艺展和民俗展演等,成了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品交流集散中心和漳州文化产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漳州文化城一瞥 郑文典 摄 )⊙林桂芬 杨特团 蓝毅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