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书画院画师吴友元国画《谁道秋来少艳色》入展 2012“百年西泠·翰墨春秋”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型选拔活动。这是吴友元自2009年入展西泠“多项兼能”项目之后取得的又一佳绩。本次活动仅有2件福建籍画家国画作品入展。


享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的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召集同仁发起创建。1913年,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年,西泠印社迎来创立110年华诞,西泠印社组织举办了“百年西泠·翰墨春秋”大型系列活动,包括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明清篆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
吴友元,福建诏安县人,现为中国甲骨文学会理事,中国书法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先后参加“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文明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华杯”全国书法大赛、“华人杯” 全国书法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及优秀奖。
吴友元是一位坚守传统艺术精华的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地手持笔杆、挥洒翰墨,在诗书画印四块艺术领域辛勤耕耘。“现在五分钟的创作,是以前无数个五分钟练就的。”吴友元说,自己用一辈子的时间自我积淀,尽管已至暮年,却始终不放清闲,依旧埋头诗画、钻研刻印,“取得这些荣誉让这位老艺术家更意识到自己的任重道远,不仅要传承好传统艺术的精华,还要思考如何让传统艺术彰显现代美。”
在吴友元的家里,他一边热情地拿作品分享,一边介绍说,“在人物画领域,画家们一般少涉及创作三角梅、凤凰花,而自己在保留传统文人画的诗意韵味基础上,大胆对三角梅、凤凰花构图,利用色彩元素点画层次,彰显立体感,不仅有延续了传统文人画的底蕴,更贴近现代人对色彩的审美观。”
同样的,在篆刻领域,吴友元也是自学成才。他将理论上复杂多样的刀法简洁归纳,以刀为笔,慢慢地把自己磨炼成篆刻领域的专家,“刀工的力度浑厚可观,更将传统的京剧脸谱结合篆刻,充分体现国粹艺术之精华。”
“宣纸、毛笔、墨韵一定要掌握好。”吴友元认为,对传统的坚持,创新不仅要表面形式好看,更要经得起推敲;写上提句,更要腹内斑斓,有时间就得多写、多画,多看书。
如今吴友元的作品享誉中外,但他还是淡泊名利,只为修身养性。每日依旧以诗书为伴,将传统与现代浑然结合,已自成一派。这点,他也深受其他老艺术家们的认同,也获得年轻人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