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两岸南音大师齐聚漳州
来源:收集 点击数:2909次 更新时间:2013/1/1 21:44:42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012年12月29日下午,龙海程溪镇下庄南音十周年庆典现场中的一首名词佳作《卜算子》,经台湾南音艺术家谱曲编排,再由大陆南音“弦友”巧用二胡、琵琶、洞箫等器乐低吟浅唱,顿时给人一种别样的音乐体验。

  南音,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更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并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现场,阔别6年再次来到程溪镇的台湾 “南管才女”林素梅,不管是在舞台表演还是台下倾听,都满心欢喜。“漳州和台湾的南音本是同宗同源。如今,南音作为两岸交流沟通的桥梁作用正日益显现。”她说,南音从清末传到台湾至今,遍布在台南古城、鹿港等地,已有近300年。而在漳州的南音社也有好几百年,就连东山一个拍板就有300多年的历史。

  至于海峡两岸南音的区别,林素梅认为主要还是南音的表现上。她介绍说,台湾南音和大陆一样,常出现在红白喜事等多种场合。只不过,台湾的南音一般是几个爱好者自己玩,或组织成立南音社,或成立专业表演队,三种方式都是不收钱的,“先由南音社先前表演,再向政府申请经费。”多年前,林素梅就到厦门推广南音,至今她仍觉得学南音首先要摆正观念,学南音想更多的是对祖先文化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南音的根本。”

  同样,首位让唐诗宋词作为南音词源的台湾南管音乐老师、作曲家卓圣翔,一生都辗转大陆、东南亚和台湾等地推广南音,单单谱写的曲子就有1000多首。在他的眼里,旧时的南音部分曲目相对粗糙,到了现代已无法再次去公开演奏。因而,要让人爱上南音,南音也得跟着时代走。卓圣翔说,“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唐诗宋词加进来,目前在台湾已经有很多人认同这种‘新南音’。” 有意思的是,卓圣翔带来的教材里附带的谱子,也是简谱、五线谱和工尺谱对照,让大家各取所需。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漳州八宝印泥 下一篇:见证明代漳人身影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