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根雕
来源:收集 点击数:3005次 更新时间:2013/1/29 11:49:20

---八旬老人与根雕40年的不解缘 

 “根雕,七分自然三分雕”,云霄县87岁的老人方启德痴迷根雕艺术40余年,出自他手的作品不计其数。昨日,笔者一走进方启德家,就被众多根雕艺术品吸引,天鹅、孔雀、鸵鸟、母鸡、“鹰与蛇”,鸳鸯、画眉、骏马等作品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树根、树桩在老方手中化为形态各异、寓意深长的艺术品。

  坏死盆景变身精美根雕

  方启德退休前在县税务部门工作。受祖上先辈的文化熏陶,他自幼爱好书法绘画。谈起因何与根雕结缘,老人回忆,40年前的一天,他起初要将一盆坏死盆景扔掉,造型奇特的树根突然引起他的注意,觉得丢了可惜,于是留下,把盆景清洗干净,带回家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琢磨。他动起刻刀,在稍加雕饰后,一个活灵活现的根雕作品就诞生了,朽木竟变幻出精美的造型。从那时起,方启德便迷上了这门艺术,有空便到山上、林间搜寻树根。每找到一根“好料”,他都兴奋异常,赶紧抱回家构思雕刻。 

  “为了构思作品,就是半夜来了灵感,都得起床打磨,要尽量根据树根和枝条的造型、走向和纹理来创作。”由于是半路出家,无师自学根艺,老方一直秉持一颗本真、崇尚自然的心在做根艺,寻求树根的“根味”。

  巧手化腐朽为神奇 

  闲暇时,老方常常走在云霄云陵下坂、阳下中柱、向北佳兜乡村小路上,只为捡树根。在他的生活中,似乎与树根有着“不解之缘”,在追求根雕艺术的同时,老方还对根雕造型有着浓厚兴趣。

  “我将被扔在路边的树根捡回来,擦净晾干,等日后慢慢琢磨造型。”对于原材料的挑选,老方非常挑剔,因为在他看来,根雕艺术讲究自然、巧用。“经过一段时间风吹雨蚀的枯木才是好材料,” 在方启德看来,每个树根都可以造出很多种不同的形态,但是为了保留材料原形的天趣,必须尊重自然、顺其自然。“根雕,七分自然三分雕。将树根原有的‘质感’和‘根味’表现出来,才是根雕艺术的根本表现所在。”老方道出根雕艺术创作的真谛。

  “这个是‘雏鸽思母’,破壳而出的小鸽子,正歪着头,眯着眼睛看太阳呢。”谈起自己的作品,老方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那些斑驳虬结的枯木断根在他的巧手下,幻化成一件件传神的艺术品。老方说,根雕题名也颇具匠心,“春江水暖”的根雕如遨游大海之天鹅,头朝上尾朝下,圆张大嘴似在对天咆哮;“鹰与蛇”妙趣横生,展翅长空随时准备出击的鹰和蠢蠢欲动的蛇相持。

  在创作根雕作品的过程中,老方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老人还将自己对根雕的喜爱通过自创诗表现了出来:“天生形态殊,独特显神奇。发现诚为贵,根雕信随缘。”老方创作的根雕作品“圣母图”、“群鹤图”被云霄云山书院收藏,其中根雕作品“群鹤图”还收入《云霄县志》。

  老方说,自己创作的作品基本没卖过,很多都送人了,他希望,在保持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能够推广根雕这门艺术 。     ⊙方章雄 文/图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唐朝始建的“蛇庙” 下一篇:福建省书法界“大黑马”曾锦溪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