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清明节扫墓
来源:收集 点击数:4280次 更新时间:2013/4/4 17:02:57

⊙刘广荣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扫墓。唐代诗人杜牧写了《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代的高菊卿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节祭拜先人,追忆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那么,你知道清明节扫墓习俗的由来吗?

  传说春秋时,晋国太子重耳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后母骊姬想夺其王位以至宫中大乱。为了保命,太子重耳流亡在外,有忠臣介子推等多人随从。

  有一天,太子重耳及随从走进一座大山迷了路。粮食很快吃光了,介子推追打野兔,却失望而归,他为找不到食物而悔恨交加。介子推想了想,用刀割下了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让重耳吃。重耳知道后十分感动。

  十九年一晃过去,重耳回国做了君王,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大奖有功之士,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放弃功名利禄,与母亲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发觉奖漏了介子推,求介子推复出做官,但介子推婉言谢绝,晋文公就放火焚烧绵山以逼之,介子推与母抱木而死。

  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介子推,下令将介子推和他母亲二人埋在大柳树下,并把绵山改称为“介山”。同时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这就是“寒食节”。

  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于是又形成寒食节扫墓。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是两个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到了唐代,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了。于是,就出现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据记载,那时扫墓的仪式非常郑重,摆放供品、整修坟头、焚香、烧纸钱,甚至在墓旁栽松种柏。扫墓那天,除了长者以外,家家都全部出动扫墓。就连牧童也把牛驱赶下山,唯恐妨碍他人扫墓。身处异乡的人们,则望乡遥拜,表达对祖先的追思。

  清明节扫墓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现在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前后十天。有的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多月。

  如今,许多人在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为清明节增添了许多内涵——各地青少年成群结队向烈士陵园献花致敬,或邀请革命先辈作报告,讲革命故事,或组织参观、访问等,丰富了节日内容。清明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在今天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国后,政府曾派人前往陕西黄帝陵祭扫,这表示了我们对先祖艰苦创业的尊崇追忆及对先祖的缅怀之情。如今,炎黄帝陵均已修整一新,供后人祭拜。在清明节里,祭拜炎黄二祖,追怀中华民族的祖先,有利于世界华人的团结。

  由扫亲人之墓,发展到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祭扫中华民族的祖先之墓,其思想内涵就更为深远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吴氏王国开创者—吴让 下一篇:蓬莱寺碑亭--宝幢持真经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