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情牵龙文塔(下)
来源:转载 点击数:3455次 更新时间:2013/12/4 14:59:35

        今生容颜

  栉风沐雨四百多年的龙文塔,已成了漳州人的心灵寄托,市民们已习惯于它的陪伴。一朝拆去,心头空落落的。这份落寞和暗淡,持续了三十年。

  三十年!时间的长河只是激起一朵小浪花,而河边的一代人已从青葱走向壮年、从壮年走向垂老。千年的岁月可以是笙歌一曲,但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古城,文化的积淀并非一朝一夕,不能就此断了根脉。历史走到这里画了一个圆圈,故事又回到起点,上演着相似的情节。1998年,让人联想到刘天授任龙溪知县的时代。社会安定政通人和物质丰盈之后,人们开始对心头的空落在乎起来,他们需要一座塔,来牵住自己的根。于是,重建龙文塔被提上政府工作的日程。漳州市政府顺应民意,决定重建龙文塔。但,新塔该建在哪里呢?腾龙山已毁,四百多年的时光已逝,故事情节虽然相同而故事发生的背景显然已大不相同。最终,经过多方考证之后,新塔选址于龙文区蓝田镇324国道旁的凤山上。1998年9月24日奠基,至1999年2月8日封顶。

  这是历史与时代的契合,龙文塔,在新旧世纪交界点、在新城区创建伊始,顺应新城区的地缘,以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九龙江下游北岸的凤山上。

  凤山又名凤凰山。旧志载:“凤凰山在县东二十五里,来自鹤鸣山。山势如飞凤展翼,故名。”显然,漳州东大门的地理位置和如凤展翼的形貌,也足以承载这座宝塔。


  塔的落脚点在海拔约80米处,依山面江,俯瞰溪流。塔为七层八角仿石框架结构,高39.9米,基座宽15.68米,七层总建筑面积555平方米,各层均可上人,并设外廊护栏。整个建筑气魄宏大,格调庄严古朴,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

  进山路口竖有高大浮雕石柱山门,号称“福建第一门”,为仿古石牌楼式大门。四柱之间,宽22.2米,高16米,正面青石龙柱高7.23米,与主塔保持协调统一的建筑风格。山门以威然的姿势面向素有“漳州长安街”之称的迎宾大道。门楣之上,正中三个镏金隶书繁体字“龙文塔”,端庄中微带俏丽,不张扬也不故作谦卑,与精美的浮雕浑然一体。整体构造巍峨大气,而细节的图案设计和雕镂工艺又很是讲究。进得山门,抬头仰望,山门背面正中间的“大观在上”,正把你的目光引向身后山上的龙文塔。

  不由得想起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江还是那条江,从城西流到城东。有九龙戏耍、腾龙飞天之神话流传的九龙江,自然灵气蔚然,是漳州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保障和精神家园。而添建了龙文塔的凤凰山,一龙一凤的结合又会给漳州的百姓带来什么样的福祉?

  坊间的说法也许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趣谈。1997年漳州立交桥建成通车后,那气派自不必说,是号称省内最大的立交桥。据说,有一个广东散仙从漳州地面走过,嘴太闲了,说立交桥四脚八叉形似蜘蛛,是“蜘蛛穴”,漏财又漏才。这还了得!于是漳州的有识之士建议,需在漳州的东大门建个塔,把水、把财,以彰显漳州的地灵人杰。

  这自然是附会之词,不足为信。但回想四百多年前,刘天授知县首建龙文塔时,据说也是采纳社会贤达的意见,旨在“镇邪”、“把水”,展示漳州天宝物华。无论如何,龙文塔,可以延展视觉的高度,可以聚焦看山看水的目光,可以提升山水意境,更包含了许多美好的祝愿和某种宏图大志。

  而对于市民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在龙文塔下游山玩水,安享太平盛世,体味健康人生。

  规划重建龙文塔的同时,就把凤山及西麓规划建成漳州植物园,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50.7公顷。山门之内,一片空旷之地,是园艺观赏区,建有赏石馆、花展馆、盆景园、茶室、莲池、草坪,小桥流水,亭廊倒影,极具闽南园林特色,正是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十多年来,我多次登临龙文塔,它屹立在山腰,上山的石板路如一行行起伏工整的诗句,几方观景平台、几座凉亭构成的舒缓气度和清丽幽趣,最是谢灵运的风格。两边高大的相思树和棕榈树,颇具长者的风范,长年绿荫浓浓,时有山花烂漫藤蔓缠绕。十多年来,我见证着塔下风景的变化规模的变大,见证着山门处“漳州植物园”牌子之外又添了“漳州城市森林公园”的牌子,见证着景区里十年前的冷清而如今的热闹,见证着初始时园区的围墙拆除之后变成现在的绿道和开放式景观。

  山门的右侧,一路曲径深幽,花木鲜艳,那是2012年底刚建成的城市森林公园先行示范段——亚热带植物园区。规划用地约30亩的园区里,种植着香樟、香蕉、凤凰木、桂花树、杨梅等50多科100多种亚热带植物,还分布着龙啸亭、生态湿地、闲云亭、林阴步道、自然石景观步道、龙潭、林阴野趣、登山步道、疏林草地等景观。龙文塔景区一扫往日的清寂,晨昏之时,或是节假日,附近的居民,或是久困城区的市民,驱车或搭乘公交车到此休闲游玩,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十年前,我爱它的清幽清静和满眼的碧绿养眼养心,爱它夏日的一路浓荫和凉爽的山风慷慨的吹拂,爱它“俯瞰溪流,纵览云飞”的大气磅礴挺拔身姿。每次登临,都是一次与山与塔最交心的对话,最彻底的倾诉。每次从山脚往山上一级一级靠近塔的时候,心里都是朝圣一般的干净。

  现在,我依然爱它,爱它满地的姹紫嫣红繁华热闹,爱它的活色生香熙熙攘攘。看看绿道上的行人,看看凉亭里喝茶打纸牌的男男女女,看看宝宝在前面跑妈妈在后面喊“小心、慢点”的情景,一种温暖和简单的快乐就会漫上心头。是的,“山一直有灵魂,但更因人而灵动”。鸟儿是山间飞动的精灵,人们的欢声笑语是这片风景的最美好的色彩。我想,这也是龙文塔俯视大地时最愿意看到的景象吧!

  最近一次登上龙文塔,是今年暮春四月的一个午后,树正绿花正艳草正香,蝴蝶的翅膀与阳光一样明媚,相思树的一团团小黄花把人的心情染得非常明亮。我用十来分钟的时间,从山脚登到龙文塔的基座平台。取仰望的姿势,龙文塔给我的,是一种威严,一种境界,一种鼓舞。取一个最好的角度,像龙文塔一样展望山外俯视山下,我看到了苍茫云天的远山和城市人烟,看到西溪的轻盈如飘带,看到西溪畔郊野公园里亭台木屋和花团锦簇,心胸顿时开阔。一只飞鸟掠过视线,风过处,风铃声清脆而悠长。想起一句话:“鸟虽小,玩的是天空。”怪不得鸟的啼鸣总会那么美妙动人传达喜悦。与鸟相比,鸟更有资格与塔对话,而我呢,我能读懂塔的境界吗?

  下山时走的是另一侧的登山步道,长共1026米的步道呈弧形,优雅地转着弯,环住植物园。长条平整切割精致的白石板,随山赋形高高低低地铺砌在绿树间,脚步轻快地踩上去,有如踩在琴键上,一步一摇,脚底生凉风,悠悠的琴音一路随行。古典造型的路灯,朱红木制的护栏,在晚霞映照下,说不尽的浪漫惬意。在苍茫的暮色中回望龙文塔,厚重的塔影让心底顿时生出安稳。灯亮了,朦胧恍惚的路灯,照着我缓缓走出龙文塔的故事。

  此情依旧

  矗立于城东凤凰山上的龙文塔,也曾经矗立在城西的龙文山上,更矗立在几代老漳州人的心头。它用高昂的姿势,抬升这座城市的文明昌盛;它用低俯的眉眼,祝福一方生灵安居乐业,召唤远行游子的步履,也安抚着芸芸大众的浮躁情绪。

  每次登临,龙文塔的门都紧紧闭着,淡定地深藏无尽的内涵,有历史,有现在,也有未来。

  建这样高的塔在山腰,点缀山的风景,增加山的高度,满山的绿树似乎突然有了一个重心;满山的鸟语喧哗,似乎都只因为有了一个听众。山、树、鸟,都有了精气有了灵气有了为这个世界叫嚣的理由。觉得这满山的翁郁,似乎不属于人烟,它只该这么清静地碧绿着,雨来听嘀哒水声,风过听哗啦竹韵。但它实际隔着人烟仅咫尺,这边是花径绿道,从山上下来“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那边即是喧嚣车流的国道,烟尘滚滚声浪滔滔,一派繁荣景象。凤山因龙文塔的点缀而凤展双翼,龙文塔因凤山的托举而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这样的寓意,不正是对古城人民的美好祝福吗?安享太平,文化昌明,不正是古城人民所祈盼的吗?

  这样看来,龙文塔在城西或城东,似乎并无紧要;然而,这一路的变迁,毕竟有过烽火,历过硝烟,经过劫难。许多人,许多物,与它一道,在时光里焠炼,在道德的考量中挣扎,在政治的风云里沉浮。一以贯之的,唯有塔下这碧水荡漾日夜奔流的西溪水,它曾照见旧塔沧桑的旧影,如今仍照着新塔伟岸的新姿。欣慰的是,新旧之间,文化的传承没有改变。

  所以,无论怎样,之前,叫龙文塔,是漳州的标志;之后,还叫龙文塔,还是漳州的象征。只是,漳州城变大了,多了一个新城区——龙文区。

  山门背面,四根蟠龙石柱上镌刻着两副柱联,每次读它,深远的历史感和壮阔的气象,都会在胸中激荡起豪情:

  算唐贤宋彦痴肠热血开漳自成气象,

  凭我辈吾乡化故从新举国都入风流。

  丹崖翠壁一塔通天斯起步,

  荔雨蕉风九龙归海此回眸。

  这是由漳州师范学院(现已更名闽南师范大学)原院长、教授林继中博士撰写、福建书协副主席柯云瀚以及沈惠文等书法家挥毫的对联。

  走出山门,回望,山门依旧宏伟,凤山依旧苍翠,龙文塔依旧俯视着大地。而眼前,迎宾大道车水马龙气象沸腾。生活在继续,发展不可停止,变迁是必然的结局。只要心存家园故里,龙文塔,在哪里都是漳州子民回眸的牵挂。

  亚热带植物园里的凉亭

  植物园里的园艺观赏区

  朝圣的心十分纯净

@林宝卿 文/图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传统糖人 下一篇:情牵龙文塔(上)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