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漳州市鑫荣小区的85岁高龄的吕财源老人自学中医知识,一生痴迷中草药方,热心帮助他人解除病痛,社区邻里无不交口称赞。今年初,他倾注一生心血收集整理编纂的中草药书《百草园》付梓,吕老伯可高兴了。昨日,笔者前往鑫荣小区吕老伯家中向他了解一味草药用法。吕老伯查阅了好几本药典,挑选一些方子让笔者参考,一边兴奋地与笔者分享《百草园》出版的好消息。

吕老伯说,他编纂的中草药书《百草园》分别从别名、来源、生境分布、性味功能、主治用法、附方和宜忌等方面详细整理收录了一百种常用草药,并配有草药彩图,图文并茂。“有了这本《百草园》,日常小病小痛,基本上可以从书上对症查找药方,十分简便,可为病患者减少许多到医院就诊的费用。”老人自豪地说,这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中草药附有闽南俗称,便于查找了解,并附有古代、近现代有效药方,还备注了他自己多年来研究、实践的中草药心得体会;二是每种草药都有索引,集全了《本草纲目》等15种不同药典各种草药的页码,便于大家学习参考引用,这是其他药典所没有的。
在耄耋之年编纂出版《百草园》,对于属马的吕老伯来说,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吕老伯生于1930年12月,是一位中医养生和中草药研究爱好者。年轻时,他在药店里当学徒自学中医,参加工作后又利用下乡机会,四处翻山越岭采药,学神农“尝百草”,以身试药,有次曾因服用的药量过大而中毒,差点晕倒。几年下来,老吕积累了丰富的中草药救治知识,对于每种中草药的性味、功能、用法及栽种都非常熟悉。退休后,老吕在自家院子里栽种了七十多种中草药,家里的院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草园”。
平常生活中左邻右舍有什么病痛,总喜欢找老吕抓草药,而老吕也一向来者不拒,“老马识途”地为人介绍相关草药的药典和用法,总让邻居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2011年有位教师因头上长脓疮久治不愈,到老吕那里寻药方,老吕从自家院子里拔了一些草药,让他回去捣烂敷上,没想到这位老师回家敷了两次就痊愈了,老师高兴得不得了。“老吕是个热心人,平时有什么不舒服我经常去咨询老人家,有时顺便抓把草药上来。”家住吕财源楼上的许阿姨“近水楼台先得月”,提到老吕马上就竖起大拇指直夸。
为了编纂《百草园》,老吕平时烟酒茶不沾,极少出外串门,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费在学习中草药上面。他家中收藏了好几百册中医、草药、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书籍,为了出书老吕更换了三台电脑,家里配备了复印机、打印机和扫描仪。老吕坚持每天都要学习草药知识、莳弄花草、贴剪报、上网搜集中医养生知识,然后和妻子陈月珍一起把认为有益、有用的信息剪贴、复印、打印下来,分为81种保存下来,以备查阅。几年下来,这些学习资料如果叠放起来,比他身高的2倍还高。在老吕学习过的好几本草药书中,每页都字迹工整地标注了各种药典关于相同草药的注释,甚至有误之处他都标注出来,足见老人对草药的痴迷与学习的认真。其中有一本上世纪70年代龙溪专区革命委员会编制的《实用中草药》,就是根据老人提供的草药实物和使用心得而编制的。老吕高兴地介绍说,这本书里搜集了漳州闽南地区数百种中草药的药性和用法,实用性很强,至今他仍在使用。
“比如用山苍子草药制作成的山苍子油就十分好用,”对各种草药,老吕都能如数家珍,一谈到草药,老吕就像个孩子一样眉飞色舞。“这种草药油可治疗胃寒痛、肚痛、关节痛、烫伤,特别是对治龋齿牙痛有特效。”他说,“文革”期间他下乡在程溪上坪大队时,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他介绍的这种草药油缓解过许多病痛,成为居家必备的良药。前几年有一位党校教授晨练时胃痛发作,向老吕要进口驱风油,老吕幽默地说:“进口驱风油我没有,出口的山苍子油你要不要?”结果,那位教授口服几滴药油,一两分钟后疼痛就解除了。
目前,吕老伯在妻子的帮助下,仍在马不停蹄地继续编纂《百草园》第二、第三册。老吕夫妇总是说:“人生在世,总要有点东西留给后人,让它能够有益他人、利益社会。”
⊙郑文典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