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漳州传统工艺制作火把
来源:转载 点击数:3253次 更新时间:2014/4/2 20:21:45

火把,作为照明和传送火种的工具,旧时可谓并不鲜见。随着时光流转,社会变迁,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火把往往只能在民俗活动中见到。在漳州一些地方,每逢寺庙夜间举行民俗活动,人们手持火把随行,数十甚至成百上千支火把组成队伍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如今,火把少见了,在漳州市区能够用传统工艺制作火把的手艺人更是少之又少,今年已71岁、家住芗城区的黄海成,就是目前仅存不多的手艺人之一。

黄海成在漳州市芗城区新华东路326号经营着一家旧书店,但其实制售火把才是他真正的营生。走进黄海成的书店,店内一本本、一摞摞旧书静静躺在架上,许是太久没动,早已蒙上了一层灰尘。在阁楼内,则是一大堆纷乱的废纸。“这些都是制作火把的原材料之一,是玻璃运输过程中的夹层纸。”黄海成解释说,这种纸质量不错,吸水性也好,唯独不好的是每次将一整堆废纸运回家后,他和妻子得一张张重新摊开捋平,才能顺利进行裁剪成需要的横条状。

黄家制作火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海成的曾祖父那一代人。早年,他的曾祖父就在新华东路开竹制品店,制售火把、斗笠、灯猴等器具,慢慢地这些技艺逐渐演化成为一门家族手艺。黄海成年幼时耳濡目染,也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

1963年,黄海成开始加入竹笠社,而后竹笠社又并入竹器二厂,黄海成一直在那工作直到退休。他现在经营的书店就是原竹器二厂的仓库,原厂倒闭后,由他承租下来。“本来想着靠旧书店赚点钱,没想到书店的生意不是很好,倒是兼着做火把的生意还不错,因此制售火把一直沿袭至今。”

黄海成告诉记者,火把采用纸与竹子做成,做火把的纸要用毛边纸才能吸油,如果用成品纸做,成本太高,只能买废纸来做,将废纸捋平、裁剪只是制作火把的第一步,后面还有一些工序需要进行。“将纸张裁成长条后,要用专用的木搓板搓成纸绳,然后取1.6或1.8米长的细竹竿,将一头的横截面均匀劈成三瓣,另一头留着当手柄。”黄海成边说,边给大家演示起来。只见他手起刀落,没一会儿功夫,便将一根直溜溜的竹竿劈开,随后又用一个三棱形木塞将三瓣竹片撑开并套上一小竹环固定,紧接着将纸绳有序地缠绕到竹片内。“可别小看这些简单的步骤,没有经过长年累月的操作,很难做到这么娴熟的。”黄海成说,曾经就有街坊邻居不服气,非得上来耍一番,结果任他如何斟酌劈砍,就是无法保持对称,甚至险些伤着双手。

最后,黄海成把常用的红色颜料涂在了纸绳上,这样一来,一根待燃的火把便基本完成。“使用时将火把缠有纸绳的四分之三部分浸入植物油中,即可点燃。因纸绳浸有油,所以不怕风吹雨打,可持续燃烧4到5小时。”黄海成对自己的火把信心满满。

采访中,一位已经60多岁、住在附近的老街坊刘先生来到黄海成店里,刘先生兴冲冲地说:“火把在以前的作用可不小,我们一帮人结伴步行前往平和三平寺朝圣,往往都在夜里出发,第二天清晨才能到达,一路上全靠着火把照亮前路。”他朝着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春节期间各地的宗教仪式较多,需要量就多,漳州附近各县的一些老顾客都提前来预定。”黄海成说,制作火把的工艺并不复杂,价格也不高,上门来购买的大多是以前的老主顾。自己与妻子一年做到头,也就2000多支的产量。“虽然制售火把获利不多,但制作火把的技艺是祖上传下来的,实在舍不得放弃。”他希望用自己的双手,让象征着光明与启蒙的火把能一直熊熊地燃烧下去。

⊙朱俊辉 郑德鸿文/图

相关链接:

漳州市芗城区新华东路326号的一家旧书店里,今年已71岁的黄海成,是漳州最后一个用传统工艺制作火把的艺人,而这手艺在他家族已经传承了四代。

漳州传统火把历经三个朝代更替,在漳州的民俗里,一些寺庙晚上举行迎尫仪式,每户一支火把随行,数十甚至数百支火把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春节期间各寺庙宗教仪式较多,需要量就多,漳州附近各县的一些老顾客都提前来预订。

黄海成做的火把不怕风吹雨打,并可持续燃烧4到5个小时。虽然制作火把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因利润低微且费时多,一支6元5角钱的火把扣去成本1元多,所赚无几。

如此低的收入,为何还要做?黄海成说,因为火把是祖上传下来的,实在舍不得放弃,而且一些老顾客已经来买几十年了,如果不做他们就没得买。

但黄海成毕竟年过古稀,而这手艺也没人愿意学,传统火把还能燃烧多久,他也不知道。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传统工艺--苇芯蜡烛 下一篇:闽南异兽志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