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乡土文化  
 
《光明日报》刊发报道《红砖古厝岁月长》
来源:转载 点击数:72次 更新时间:2024/8/26 14:25:14
《光明日报》刊发报道
 
《红砖古厝岁月长》
 
一起来看!
 
 

图源:梁健、漳州文旅

 

图源:江佳琪、摄影师皮皮
 
在福建省漳州市,有一处历史秘境悄然藏匿于闽南的柔情臂弯之中,它便是古韵悠悠、令人心驰神往的漳州古城。
 
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唐贞元二年(786年),漳州州治由漳浦迁至龙溪县(今芗城区)现址。一千多年来,漳州古城一直是州、郡、路、府之治所。
 
漳州古城,犹如一卷厚重的历史长卷,一砖一瓦都镌刻着过往的辉煌。古城内现有文庙大成殿、明代石牌坊、漳州林氏宗祠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简大狮避难所2处省级文保单位,漳州府衙旧址、东西桥亭及宋濠、太平天国侍王府等10处市级文保单位,还有骑楼竹篙厝、番仔楼(小洋楼)、伽蓝庙等特色古建筑和涉台文保点。
 
清晨第一缕阳光,悄然爬上了漳州古城的屋檐,金色的光辉与古朴的红砖交相辉映,为这座古城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漫步在石板路上,耳边似乎还能听到古时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戏声以及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这一切,都让人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想要更深入地探寻这座古城的秘密。
 
记者刚刚走进古城中,就被这里的红砖古厝与古朴楼阁深深吸引。“阿公,这些红砖古厝建了有多少年了?”记者好奇地向路边一位正在晒太阳的老人问道。
 
“这些啊,都是我们漳州人的根,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每一座古厝背后,都藏着一个家族的兴衰史,是闽南文化的活化石嘞。”老人对记者缓缓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温和的光芒。
 
漳州古城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传承历史的,不仅有1.7万老居民,还有风格独特的建筑。漳州古城建筑既有传承自中原的院落大厝,也有植根于漳州本地地理气候和闽南文化的骑楼、竹篙厝、胭脂砖等,同时融合南洋建筑符号,共同组成了闽南风格的独特建筑特征。
 
穿行于古城的街巷之间,两旁的古厝错落有致,门楣上的石雕、木雕,虽经风雨侵蚀,却依然栩栩如生,讲述着一个个关于忠孝节义、祈福纳祥的故事。走进一座古厝,天井中摆放着几盆绿植,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与花香,仿佛能瞬间将人带入那个慢节奏、重人情的旧时光。
 
漳州古城不仅仅是一座物理空间上的古城,更是闽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布袋木偶戏、木版年画、八宝印泥等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城的一隅静静地绽放着光彩。
 
“看,那边在演木偶戏呢!”漳州龙师附小学生孙林铖指向不远处。随着人流走近,只见舞台上,几位艺人正操控着手中的木偶,演绎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我太喜欢漳州布袋木偶戏了,我们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贵的财富。”孙林铖感叹道。
 
龙师附小校长高亚强说:“透过一出出生动活泼的传统剧目,学生们不仅领略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夕阳的余晖洒满漳州古城的每一个角落,红砖古厝在金色的光辉中更显古朴与宁静。许多古迹静静地伫立,等待着有心人的踏访,用心灵去触碰那些古老而生动的故事。
 
记者:冯家照 高建进
 
转载来源:光明日报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传奇“锁匠”-林蔡冰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