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风流人物  
 
姚溪山--身残志坚的“芗剧人生”
来源:收集 点击数:5000次 更新时间:2013/7/29 8:07:51

   2013年5月24日, 作为漳州戏剧界唯一代表,姚溪山应邀出席在台湾成功大学举办的“台闽民间戏剧国际学术研讨会”,他激情澎湃地作了题为《幕表戏在地方戏曲发展中的定位与贡献——以漳州芗剧为例》演讲,并演唱了歌仔戏(芗剧)“杂嘴调”,博得了满堂彩。时至7月下旬,回忆起当时演讲的场景,年逾七旬的姚溪山仍然兴奋不已,他说:“能把芗剧这种地方戏剧推到国际上去交流,我的梦圆了!”

  姚溪山追梦五十年,在芗剧创作道路上摸爬滚打,不断超越自我,努力打造精品力作。他一共创作、改编、整理了100多部(集)芗剧剧本,以及大量的小戏小品曲艺节目(大约400多万字),他创作的剧本供芗剧团搬演上万场。

  细数着老姚在芗剧创作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不禁动容,是怎样的梦想激励着这位腿脚残疾的老人一路前行,克服种种困难,耗尽毕生精力和热情执着追求。

  说起姚溪山的芗剧梦,还要从他年幼的那场病讲起。7岁那年,姚溪山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历经三年多的病痛折磨,姚溪山的病有了好转,却落得左脚残疾。但残疾反而激起了姚溪山当作家的“梦”。

  1971年,姚溪山被调进县里重新组建的文艺宣传队(芗剧团),担任专职创作人员。当时他领到一个任务,创作一部反映全省先进典型——石码渔业大队事迹的大戏。姚溪山满怀冲动与激情,挑灯夜战几个晚上,捉住“五条黄花鱼,迫出大鱼群”的情节,构思并写出《东海渔歌》的初稿。

  谁料初稿竟被“枪毙”,姚溪山没有因此灰心,他拄着拐杖去蹲点,走进渔民家、来到织网厂,下到渔船上,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出海捕鱼。有一次刮台风,他特地赶到崇武,冒着狂风巨浪,搭小舢板上机帆船开座谈会,一个不小心他的拐杖被网绳绊住,差点摔进大海,幸好一位渔民眼急手快,把他拦腰抱住。在渔业队一年多的体验生活,他真切地感受到广大渔民的内心情感和精彩人生。他终于有了新的灵感重新创作《东海渔歌》,到省里表演之前,县里特地为渔业队举行专场演出,很多渔民看得热泪盈眶,他们想不到这“捉鱼”粗人的故事也能被“文化人”搬上舞台。散戏后,很多渔民朋友围住老姚,纷纷启言致谢,把老姚说得心都沸腾了。他从渔民的脸上读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体会了追梦的艰辛与快感!

  初尝芗剧创作的“甜头”,姚溪山的创作热情高涨,进入了创作的丰收期。1978年,他根据闽南革命烈士王占春的光辉事迹,创作了大型现代歌仔戏《龙岭春晓》,参加“福建省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调演”,荣获全省调演优秀剧目奖。该剧后来更名为《双剑春》,晋京参加“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首次把歌仔戏(芗剧)艺术推向京华,引起轰动。《双剑春》被专家誉为填补了“全国献演反映三十年代革命斗争题材”的空白,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三等奖”。第二年,老姚赴京领奖,作为一名残疾人,登上了国家级领奖台,他百感交集。

  随后,老姚又与魏乃聪合作,创作、整理、改编《三凤求凰》《吕蒙正》《双教子》《金石情》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古装戏,演遍漳码厦,誉满九龙江。特别是古装戏《三凤求凰》成为首部由香港东方唱片公司录制成芗剧盒带的优秀剧目,在国外华人地区经久传唱。1990年,老姚的剧本《王侯泪》《赌妻》《信义亭》由厦门电视台、厦门音像出版社拍摄成电视片,率先把芗剧推向电视屏幕,引起轰动。

  1995年,姚溪山创作出现代芗剧《侨乡轶事》,荣获“福建省现代戏优秀剧本征文”剧本一等奖,经龙海剧团开排,赴省参加“全省现代戏调演”,剧团再获八个奖项。为了将《侨乡轶事》打造成精品,特邀著名戏剧家陈贻亮、王评章亲自指导,1997年7月晋京演出,代表福建省参评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后来《侨乡轶事》又获得了“田汉戏剧奖”、福建“百花文艺奖”。福建著名戏剧评论家王评章评价姚溪山:“愤怒和同情似乎使他一下子要成为有深刻思想、能把握捕捉时代的精神主题的剧作家。”

  2002年,老姚已满六秩,到了退休年龄。家人认为他已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级的二级编剧,梦想成真,也该停笔享福了。但老姚抱定“艺术家没有退休”的理念,他激情不减,笔耕不辍,创作、修改了《泪洒天波府》、《诰命审虎》、《梅柳传奇》、《驸马闯宫》等10部剧作,由福建省文艺音像出版社拍摄成戏剧舞台艺术片DVD,公开出版发行;他创作的芗剧小戏《县官审皇帝》获文化部第十一届“群星奖”、小品《诚信不能掺水》获福建省“首届小品曲艺大赛”创作金奖。他还应邀为台湾歌仔戏剧团编写歌仔戏《情牵万里樊江关》,在全台湾巡演。

  2012年,老姚步入古稀之年,他欣喜地收获两项珍贵的“寿礼”:经龙海市老科协的推荐上报,省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老姚晋升为正高职称——国家一级编剧;老姚创作的歌仔戏剧本《憨人大传》再获“福建省第25届戏剧汇演优秀剧本征文”二等奖。跻身国家一级编剧,老人感慨地说:“这是对我50多年芗剧创作最好的肯定。”

  ⊙郭东福 姚艺聪 曾忠仁 文/图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北桥“老康祖传面煎粿” 下一篇:“城隍夫人”藏身云水谣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