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风流人物  
 
泗水华侨老前辈李双辉
来源:收集 点击数:4608次 更新时间:2013/10/18 11:43:29

在印尼泗水早期华侨社会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华侨老前辈,他就是泗水中华总商会会长,祖籍福建海澄县的李双辉。

  李双辉(1860——1945年),字炳耀,福建海澄县华瑶村人。父亲李光苍,母黄氏,为地道的农民。1879年,年仅19岁的李双辉只身南渡,到荷属东印度(今印尼)爪哇岛的三宝垄谋生。他进入同侨开设的“林肇汉茶行”当了一名伙计,做事认真,勤劳俭朴。1891年,他受聘任日惹建源公司簿书职。建源公司老板为三宝垄著名华商黄志信,见李双辉办事稳重,才气干练,很器重他。一年后委任他为日惹建源公司经理。黄志信是个急公好义的华侨,李双辉在日惹为他布德施惠,以助公益,日惹埠华侨极其敬重李双辉。1899年,李双辉回国省亲,后再度到三宝垄,又被建源公司新东家黄仲涵委任为泗水建源公司副经理,至1907年升任正经理。李双辉忠于职务,发挥商才奇赋,不断扩充泗水建源公司业务,盈利甚多。黄仲涵以李双辉的才能,给予丰厚的红利。他逐渐积蓄而富。

  1917年,李双辉自行创业,除经营土产,兼办各种商业外,还在外南梦鲁占碑开设双瑞号、双源号米绞,营业鼎盛,遂成为华侨资本家。李双辉刚方自爱,有轶才,尚和气。邻居有关争执纠纷之事,都愿意请他评判,素有“宁为刑罚所加,无为李君所短”的说法,就连当地荷印殖民政府官员也曾勉励华侨说:“为人当学李双辉”,可见李双辉在华侨社会中的威信。

  李双辉对于祖国革命,无不输将赞助。辛亥革命时期的反清活动、中华民国政府的成立,李双辉发动泗水侨胞捐巨款,效力祖国。民国政府特颁赐五等嘉禾勋章。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复辟帝国的一系列倒行逆施,激起全国人民、包括海外侨胞强烈抗议和声讨。各地华侨纷纷通电加以谴责。李双辉等泗水华侨在致各省将军、巡按使等的电文中指出筹安会“更变国体,欺罔元首,紊乱约法,实有招速亡之祸”。为支持祖国倒袁运动,李双辉召集泗水千百华侨,在中华总商会开救国讨论会,参加者都很愤慨。李双辉乘机说服大家晓之大义,并带头捐款,华侨当场捐资数十万。李双辉夫人王氏当众从身上解下金银玉器捐出来,观者无不称赞李夫人的慷慨行为。黎元洪、徐世昌曾颁发“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牌匾给李双辉。1925年,震惊中外的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以李双辉为首的泗水中华总商会成立“泗水华侨外交后援会”,声援上海工人并汇款3.5万元。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双辉领导泗水华侨捐输,支持祖国抗日,成绩优异,获得民国政府颁给甲种一等勋章,得此褒扬,屈指可数。在民国档案中保留着一份《国民政府指令》:“渝文字第一二八号  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令行政院二十九年三月十九日阳字第五四零九号呈一件,为据内政部呈请褒扬泗水华侨李双辉一案,转呈鉴核颁给匾额由。呈件均悉,准予题颁茂德高年匾额一方,仰即转发具领。匾额题字随发。附件存。”中央侨务委员会聘他为侨务委员,国民政府委任他为赈灾特派员。

  据1937年日本对南洋华侨的调查,李双辉当时的资产有10万荷盾。他为人慷慨仁慈,发迹后不忘回归社会。凡亲朋好友、师门故旧,只要有困难找他,都尽力给予帮助。每年春节前,李双辉都要拿出一笔钱,救济贫困乡侨。河北省发生水灾,福建省发生饥荒疾疫,潮汕地区地震,他都尽力襄助。李双辉看到泗水华侨社会教育不发达,就倡办报馆;看到贫病无力求医者,就倡办医社医之;看到华侨子弟缺乏教育,就倡办学校解决就学问题。对于助劳工,救贫民,办乡团,立会馆,无论是泗水埠还是邻埠,他不是倡办就是响应,或捐资、或心力,必尽心尽力而为。他担任泗水中华总商会会长达十年,后改任名誉会长。泗水中华学校、振文学校、中国女子学校,均尊为名誉主席。李双辉虽年事高,仍出面领导侨胞公益事业,不肯享受清闲。他历次任泗水义赈会主席、华侨赈灾会委员。至于其他社团,都尊聘他为名誉监督、名誉主席等,多不胜举。凡泗水埠侨领,遇有疑难常常请教李双辉,以定行止。李双辉曾言平生无二色,他的夫人去世后,弦断不续,更令人尊敬。

  李双辉在侨居地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更热心祖国的建设事业。早在1911年,李双辉鉴于家乡月港没有电灯照明,就投资从海外购买整套火力发电设备,在海澄城关办起第一家发电厂,从而结束海澄松香照明、煤油电灯的历史。可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当局为防敌机空袭,竟然下令停止发电,将设备疏散迁到南靖山城。1905年,漳厦铁路兴建,1910年正式通车。当时从厦门乘船到嵩屿,再乘火车到江东,至漳州市区还有22公里。1922年,以菲律宾华侨黄奕柱为首的闽南华侨在厦门鼓浪屿开会,发起救乡运动,决定续办漳龙铁路至龙岩。李双辉参加了这次会议,并被选为11名筹备委员之一。1933年5月,菲律宾侨领李清泉认募漳龙铁路筹建资金150万元,并催促泗水侨领李双辉等来闽共商兴办实业事宜。6月中旬,李双辉回国,与李清泉父子视察计划中的漳龙铁路沿线地势。后来因为福建事变事件,计划成泡影。此后抗战爆发,漳龙铁路始终未建成。1921年,汀漳龙始兴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扩股筹资,李双辉一家认股1000股共5000银元。他还参与投资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厦门自来水公司。

  李双辉还热心于家乡的公益事业。1910年,厦门私立思明小学创立,由吴克坚赴南洋募捐,得到李双辉的赞助。1920年,李双辉回乡探亲,看到家乡华瑶通往海澄溪头街的木桥矮小,行旅不便,记在心里。第二年回乡购买了4根大杉木,请人重建枋桥,扩宽桥面,乡亲们无不称便。在1926年的一次迎神赛会中,因行人拥挤过桥,造成桥断人翻的伤亡事故。李双辉在南洋闻讯,特地于1927年再次回乡,与乡亲共商捐建钢筋水泥桥。施工时,他天天到工地督工,直至建成。为表彰李双辉热爱家乡、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乡亲们在桥头建亭立碑,永志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这座水泥桥被日本飞机炸毁,直到抗战胜利后,乡亲们才重建。

  1942年,日军侵占爪哇岛,横行霸道。李双辉愤慨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无奈自己年迈,未能从容杀敌。”那时,驻扎在泗水的日军欺辱中国人,在街道路口设大小通道门,规定中国人只能走小门。1945年的一天,李双辉乘坐小汽车经过一个道口,目睹此景,非常愤慨,示意司机从大门驶过去。日寇下令拦车。把李双辉捆绑在太阳底下,让他活活晒死。李双辉视死如归,痛斥日寇的暴行,直到牺牲,终年85岁。

  海澄镇华瑶社有一座李氏民居,是李双辉兴建的。占地约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1200平方米,建筑布局为闽南传统对称式,中间为两落建筑,两侧为护厝,周边有三个小花园。李氏民居设计与施工相当精致,内外装饰丰富多彩,外墙所贴瓷砖及内侧安装的玻璃都由南洋运来,其主柱、砖雕、泥雕和门窗呈现南洋风格。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龙文塔(上) 下一篇:华侨银行家高维廉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