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风流人物  
 
华人书法家谢增煜
来源:收集 点击数:4006次 更新时间:2013/11/8 11:17:54

在马来西亚槟城关仔角,有一座钟楼特别引人注目。每过60分钟,钟楼就“叮当,当当”响四声。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钟楼的赠建人是祖籍漳州的槟城富商、华人书法家谢增煜。



  谢增煜(1850-1922),祖籍福建漳州府长泰县,出生于槟城一个海峡华人家庭,是独生儿。他的祖父在清嘉庆年间就居住在槟城,是早期开发槟岛的华人,到谢增煜已历三世了。他三岁时父亲便离开人间,六岁时母亲又去世,依赖祖母抚养,不料一年后祖母也归天,靠姑母蔡氏抚养。


  谢增煜十二三岁时,在路上看到一位老人写“挥春”(春联),竟然看得入神,乐而忘归。老者好奇问他所好。谢增煜说:愿学“挥春”。老者欣然收他为徒。从此,谢增煜一有空,就到老者处去研墨牵纸、洗砚打杂。老者也尽心教他写大字兼教他识字。没几年工夫,居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书法超过老师。后来他又买了草书范本来练习。待到他富有后,仍不断地临窗习字。据说他用的毛笔,稍不如意就投掷窗外,并叫仆人不可扫去捡走。日积月累,窗外堆满丢弃的毛笔。谢增煜就掘穴把旧笔一起葬了,谓之“笔冢”。可能是他心想风雅,套一下“葬花”的雅事,来一个“葬笔”的韵举。不过他对书法确实很有兴趣,当他吃饭时,喜欢拿着筷子当笔来写字,就是卧在床上,也喜欢用指头临空划写。

  据说在谢增煜幼年时,有一次除夕夜,他姑母全家都出去看戏,独留他在家中守着蜡烛火,以免烛火熄灭。他孤坐无味,正昏昏欲睡时,忽然听到一阵吱吱的声音,在烛光下看到一群老鼠结队而来,一只咬住另一只的尾巴,绕成一个圈子团团转,一会儿又连串着咬住尾巴走了。第二天,他去告诉祖母,祖母高兴地说:“这是老鼠嫁女,见者大富大贵”。后来,谢增煜果然如祖母所言,荣华富贵齐集一身,显赫当时。

  谢增煜16岁到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仍坚持练写字。到了20岁那年,转到胡泰兴的店里去当伙计。胡泰兴是永定人,为当时槟城的巨商,看到谢增煜做事勤勉,又喜欢看书写字,知为能成大器,就把他的女儿嫁给他并送嫁妆2000元。谢增煜原本是孤儿,娶了富家女,还是一样勤奋工作。虽然日常穿的衣服没几件,但志气不小,总想“自立门户”求发达。胡家小姐并没有嫌他贫穷,知道他有雄心壮志,就把2000元嫁妆拿给他做资本。当时2000元数目不小,且有大头家的岳父可借光,谁知时运不到,谢增煜开当店开到关门,办洋货赔本。十年期间困顿风尘,依然了无所得。直到33岁时他承包了“饷码”,就是承包政府的鸦片、酒、赌三项税收,不到几年成了百万富翁。他任槟城烟酒局长长达25年,曾向清朝政府捐封“道员”衔,历任槟城工程局议员、华人参事局参事、槟城中央医院及监狱局巡视员、福建公塚。董事。

  1897年,恰逢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登基六十年纪念,凡英属地都必须举行盛大的“鑚禧”的庆祝大典。当时槟榔屿殖民政府很想拨地建造一座钟楼,曾示意槟城富绅郑景贵、谢增煜等人建筑这一座钟楼。谢增煜是个有魄力的人,立即承当下来,独自出资14万元,在槟城唯一古堡名地后面的关仔角,建筑了为槟城生色增辉的大钟楼,到现在,还每天在报时。这座钟楼的周围,写有:“此钟楼为谢公增煜赠与本城者,盖以誌维多利亚女皇登基六十周年纪念也。”

  谢增煜发达后,曾花费百万元在槟城牛汝莪的占梅岗上建造了占地百余亩的私邸花园,以他的别号“占梅”命名花园。这座花园为西式建筑,外形宏伟,堂皇富丽,气派非凡。四面都有大门。里面有游泳池,水沟纵横花园其间。厅房尤其多,分上下楼,天花板、地板全部用进口的西洋磁砖镶接。中有两厅,书引英文,左为“图书馆”,右为“弹子房”。厅内挂有一幅谢增煜自身油画像,与他本人一样高。“图书馆”内图书满壁,而书法帖尤多,也有不少古书古董。占梅花园还建有白鸟巢、百兽窟,饲养许多奇禽怪兽。花园东边大门入门处的墙壁上题有1898年“以文阁同人敬颂”的颂词,叙述了这座古厝的历史,也是这座名园的珍贵史迹:

  山因仙而得名,水因龙而有灵。池馆园林,亦因名士才人而长留韵事。是故南阳诸葛,西蜀子云,栗里陶潜,平泉徳裕,大抵皆以人传也。社友谢君(谢增煜是槟城宝珠社发起人之一)增煜,商而好学,富而不骄,怡情于山水,适志于诗酒,拓地建园,号“占梅岗”。遍莳名卉,日涉成趣,飞盖相随。际中原板荡之秋,或屈蜗居,或营兔窟。心为形役,奚皇答鸟问花!何如我社友之寄傲南窗,成海外之隐君子也。

  岁在戊戌中秋之月书。以文阁同人敬颂。

  清朝末年,到过槟城占梅岗的有两广总督岑春煊和太傅陈宝琛等。谢增煜好写擘巣书,曾仿王羲之笔法,书一大“鹅’字。名人题咏甚多。

  谢增煜去世后,这座房子由其子管理。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占梅岗被强占作为日本宪兵总部之一。马来西亚光复后,占梅岗挖掘出大量的被日本杀害的忠骸。英兵在占梅岗驻扎了一个时期。后来作为救世军主办的孤儿院。现在已成为马来西亚师范学院和东南亚数理教育中心。

  1900年,谢增煜做过五十大寿后,就到中国旅游,到过上海、杭州、苏州、福州和北京等地,又东游日本。每到一处,他喜欢扮成各式各样的人物,拍成照片,寄给槟城的亲朋好友。他竟然拍了“渔樵耕读”成为一套,并拍成和尚道士等样,表现了“众生相”,甚至不惜剃掉原来留的八字须,来完成自己满意的杰作。

  谢增煜善写擘巣大字,当时无人敢望其项背。他不像一般的书法家,每一笔都有痕迹可循。他一贯漠视法则,那股豪放的气质,畅又自在的笔致,远超常人理解力之上。清代翰林陈海梅太史对他的书法成就,给予很高的评价:“此槟城谢君占梅书也,超妙之概,自出机杼,诚非时流所可及,”认为他的字兼有颜真卿、苏东坡,也朝向柳公权风格发展。谢增煜除了捐建大钟楼外,能够流传后世的只有书法,可惜他的墨宝难得一见,其中以“一笔龙虎”写得最为淋漓尽致,苍劲雄浑的笔韵,是在极其充沛的心力下发挥而成。书学家所说的“一笔龙”或“一笔虎”,原为文人骚客遣兴之作,与画家之画的“一笔兰”,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得一气呵成,笔墨兼顾,还讲究韵味。

  1922年,谢增煜在槟城逝世,享年73岁。

  ⊙郑来发 文/图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漳州“天然楼”:融中美英法俄五国元素 下一篇:石牌坊记录漳州史上最老寿星公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