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毛泽东与漳州战役 | 来源:收集 点击数:4515次 更新时间:2012/4/19 12:06:18 |

1932年4月,红军攻克漳州时,林彪(左)、聂荣臻在缴获的敌人飞机前合影。(资料图片)
今年4月20日是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80周年纪念日。1932年4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先头部队进入漳州地区,到5月28日撤离。在短短48天里,红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取得漳州战役的胜利,同时开展了发动群众、扩大红军、组织地方武装、打土豪筹粮款等工作,为日后我党我军的建设与发展写下辉煌的篇章。昨日,记者到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聆听漳州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陈振煌讲述那发生在1932年春天里鲜为人知的故事。
1932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攻克闽南重镇漳州。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刚过,闽南革命运动进入低潮,革命力量从城市转向农村,各地妇女解放协会被解散,妇女运动遭到反革命势力的严重摧残。但红军进漳后,点燃了革命的熊熊烈火,也把妇女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红十五军在南靖草坂、大房、草前、沥水等许多地方组织起赤卫队、农会和妇女会,积极开展革命斗争。这一时期从农村出来参加革命工作的妇女很多,女青年们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抗日救亡活动。如石码镇地下女党员洪徽音,红军进漳时在石码发动妇女群众,大力开展拥军扩红工作,白云村妇女代表欧甚,组织妇女打草鞋,送军需,帮助红军缝洗衣服,教妇女群众唱诵从红军那学来的革命歌曲,并动员未婚夫参加革命。“革命母亲”李梨英、“乌山老阿姆”吴阿柔一家等都在红军的影响下提高革命觉悟,参加革命队伍,成了我军的交通员。此外,第二年冬天,由进步女青年陈素兰、许玉花等发起成立的、旨在继承和发展“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精神的业余文艺团体“虹桥文艺戏剧社”,与红军进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红军进漳后,以石炉乡为中心的妇女会还通过《石炉乡妇女会章程》,宣布饶和埔诏县颁发的《保护妇女青年案例》和《婚姻法》。石炉乡妇女会的会员带头实行“三提倡三反对”,即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反对男尊女卑和包办婚姻制;提倡一夫一妻制,反对重婚纳妾;提倡保护妇女与男子一样有民主权利,反对迫害妇女的行为。
1932年“五一”劳动节当天,红军在漳州中山公园召开了一万多人参加的“军民庆祝红军胜利攻克漳州大会”。会议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声讨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庆祝大会进行中,一架涂有“斧头、镰刀”红色徽号的飞机飞临上空,在会场上方低空盘旋。一时间群众惊骇,会场大乱,由于原先未曾打过招呼,大家都以为是国民党的飞机来袭。红军宣传员用扩音筒大声叫喊:“大家不要惊慌,这是‘红军飞机’”。不一会儿,会场便恢复平静。“红军飞机”在公园上空散发大批“告闽南群众书”宣传传单,借此鼓舞革命群众的斗志。此时,漳州城完全沉浸在一片欢呼胜利的气氛中。驾驶“红军飞机”在漳州上空盘旋的红色飞行员——陈德勤同志是一名朝鲜青年,那架“红军飞机”是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的飞机,它是在“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挺进漳州时到前线侦察被红军打伤的,张贞只得将它遗弃在漳州城南机场,红军进漳后把它修好了。曾参加漳州战役的原福州军区司令员杨成武回忆道,那是漳州战役中我军第一次缴获飞机,也是我军第一次使用飞机进行空中宣传。
当时,这架“红色飞机”停在九龙江南岸的机场内,红军广大指战员都要求去参观,为满足大家的要求,东路军司令部决定,在漳州城内的机关、部队有组织地去机场参观一次,还特别请照相馆的师傅为参观飞机的指战员照了一张相。林彪与聂荣臻也在“红军飞机”合影一张。如今,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已成为国家军事博物馆和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的重要文物。
(据闽南日报 邹挺毅)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百年孤本《三途咒》重见天日 下一篇:漳州龙海紫云公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