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南靖县船场镇西坑霞寮太子庙与台湾省台北进龙宫、广武宫、新店后仪神宫、彰化代天宫、高雄万安堂、桃园山林太子宫、嘉义太极圣德殿、南投明圣宫、苗栗水兴宫、新竹拱阳堂、仁德乡水明殿等宫庙源远流长。清康熙年间,霞寮太子庙的香火传入台湾。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台北进龙宫等宫庙纷纷组成进香团到霞寮太子庙添割香火,参拜哪吒太子。不少台湾宫庙还祈去新雕刻的太子神像,开光后在台湾安奉。

创建霞寮太子庙
明代,南靖县靖城草坂陈氏分支肇迁南靖船场西坑霞寮埔。因此处地临溪边,春夏雨季山洪暴发,陈氏田芦每遭水灾。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年),陈氏家族始建太子庙于村边,供奉哪吒太子。哪吒太子是佛教经典中所描述的护法神,亦是道教中的中坛元帅,哪吒神像是传奇性的小英雄形象:身穿甲胄,右手上扬,持有宝枪,左手横胸,执有乾坤圈,而左脚踩风火轮,全身重心皆置于后方右脚上,做腾云驾雾状,身缠飞带。供奉哪吒太子,祁借其神力制伏蛟洪水患。从此,霞寮太子庙香火奉传下来,成为闽台两地一间颇具特色的庙宇,香客遍及方圆数百里。
明嘉靖八年(1549年),霞寮陈家突遭土豪侵杀,家毁人亡。当时陈家祖妈徐美娘携三岁孙陈法行走亲戚未在家,幸免于难。事后,陈妈携孙重返霞寮,寄居于太子庙内,含辛茹苦,抚养法行长大成家。法行娶妻生一子名应春。他成人后,发奋创业,家道日丰,成为一方巨富。明天启二年(1622年),76岁的陈应春首倡建立本村各姓共同信奉的社庵,将太子庙与对面旧庵合并,以消除各姓自袒本姓庵庙的矛盾,促进乡土团结和睦。此举得到各姓家长的赞同,于是,拆除两庙,在太子庙原址扩建新庵。
新建的太子庙分中、左、右三殿,中殿供奉释迦牟尼、如来诸佛,左殿供奉哪吒太子、保生大帝,右殿供奉广应圣王等。内匾名“隆兴堂”,外匾名“太子庙”。庙内二石柱联曰:“隆显珠宫广施法雨三千界,兴升宝座普照神光十二城”。前二柱联曰:“竖指释迦开示万方皆大道,脱身天竺保安六甲尽慈心”。门前二柱联曰:“罗列东山屏如开锦绣,潆洄西水气允抱中和”。这些庙联,表明了太子庙神祇的显赫灵验与神庙所在地的风水地理情势。
为加强庙宇的管理,社众定下庙规:各小社的神明集合于太子庙内共同供奉;哪吒太子与保生大帝为主神,安座庙内左殿主位;社众按居住划为六甲;逐年正月庆贺上元,诸神坐轿锣鼓匝巡本村社六甲,三月十五为保生大帝祝寿,四月初八做佛生,九月初九为太子祝寿,年尾做樵谢平安;在庙内设平安签(七十五首)和药签(一百五十三首)以应信徒求问;设庙公接待香客、卜解签诗、抄药方、管理庙务、日常烧香奉神诸事;公众捐资谢款购置庙边一丘将近一亩的耕地种谷供庙公之食。
哪吒太子香火分传台湾
清康熙年间,霞寮所在地的船场乡有大批人口迁去台湾开基,这些移民带去祖宗香火,也带去祖家神庙香火。太子香火传入台湾之后,又分传为十几个庙宇,成为台湾岛上颇受欢迎的神祇之一。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台湾供奉哪吒太子的庙宇都要举行为太子贺诞盛会,通常由主醮司仪,首先播道教教乐,钟鼓交鸣。然后法师主坛,分赞礼者、赞醮者、陪醮者和主醮者,各就各位。其科仪一般为主醮献供,恭读祝文,送幡燎,祝筵礼愿,礼成纳福。结束宗教礼仪后,组织民众“健行”、摸彩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
海峡两岸哪吒太子信仰交流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台湾各地有不少宫庙组成进香团到霞寮太子庙朝拜。1989—1991年,彰化代天宫连续3年组团到霞寮太子庙进香,祈去太子神像3尊;1990年,台北进龙宫进香团前来朝拜,祈去太子神像1尊;1990年、1991年、1993年,高雄万安堂3次组团前来朝拜哪吒太子,祈去太子神像1尊;1991年,桃园山林太子宫前来进香,祈去太子神像1尊;1991—1993年,苗栗水兴宫连续3年组团前来进香;1991—1992年,南投明圣宫2次前来朝拜太子;1992—1993年,新竹拱阳堂2次组团前来朝拜,祈去太子神像2尊。据统计,1989—1993年5年中,共有台湾各地21个进香团573人次前往霞寮太子庙添割香火,参拜太子,祁去太子神像13尊,捐资人民币55000余元支持宫庙建设。1994年以后,经常有台湾进香团前来太子庙进香,朝拜哪吒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