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漳州天一总局--中国第一邮局
来源:转载 点击数:6957次 更新时间:2012/6/1 16:40:21

        漳州的母亲河九龙江奔流东去,在入海口北港的北岸有一个村子叫流传村,属龙海市角美镇。在那个很不起眼的村庄的很不起眼的小巷里,有一座南洋风格的两层建筑,大门上一块牌子写着“天一总局”四个大字,略显沧桑的外貌记载着昔日的辉煌,这是中国第一邮局!他的主人叫郭有品,可以说是中国邮政的“祖师爷”。

        如今隐藏在流传村小巷内的“天一总局”,当年专为海内外华侨和侨属办理书信投递和钱币汇兑接送,提供服务和方便,占据东南亚大片的邮政业务市场,其信誉之卓著,影响之深远,创办年代之早,在福建侨批史乃至中国邮政史、金融史和华侨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对外营业,规定民间侨批局登记注册,郭有品于是将天一批郊正式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总局设在流传。也就是说,天一信局的创办至少比我国正式设立的邮政机构早了16年,可说中国第一邮局。

  天一信局1902年改为“天一汇总银信局”。至1911年中国邮政与海关分离时,天一银信局分局多达28家。从菲律宾的吕宋、宿务、怡朗、三宝颜扩大到苏洛、怡六岸、甲塔育以及马来西亚的槟城、大呲叻、荷属印度尼西亚的井里汶、吧城、垄川、泗水、巨港、万隆,暹罗(泰国)的曼谷、通扣,安南(越南)的把东、西贡,新加坡的实叻以及缅甸的仰光等七个国家21个分局。国内从原来的厦门、安海、香港等发展到漳州、浮宫、泉州、同安等7个分局。1911至1921年间,又增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柬埔寨的金塔以及上海、港尾等4个分局。每个分局的侨汇总额月均有数万元大银之多。共雇用职员556人,其中国内163人,国外393人。鼎盛时期的天一银信局年侨汇额达千万元大银,1920年达到最高峰4400万元,占当时闽南一带侨汇总额的三分之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历时最长的早期民间私营侨批信局。据《厦门海关十年(1892-1901)报告》,1889年至1901年,进入厦门的外国轮船1686只,帆船181只,厦门海关共收邮件108570件,汇票93442美元,近一半的邮件均是寄往天一信局而投递的。

  天一总局旧址的“宛南楼”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后经购地扩建,于1921年又建成“北楼”和“陶园”(花园),总建筑面积4495平方米。北楼是“天一总局”的办公业务经营大楼,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分前后两座,中有天井,外墙上饰有西洋人物雕像和中式的花草图案,如安琪儿(天使)、和平鸽、骑车邮差、五角星、荷花、菊花、兰花等;房内装饰精致,至今还保留着当时极少有的须弥柱装饰、进口蓝色玻璃、磨砂玻璃、彩绘瓷砖。整座大楼具有鲜明的南洋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北楼紧连宛南楼,之间有钢筋混凝土天桥连接。原来的“陶园”占地3000多平方米,建有亭台、楼榭、假山、猴洞、鱼池、花圃,石砌小道曲径通幽,佳木葱茏,百花争艳,这在当时的农村中自然显得十分突出抢眼。现在天一总局建筑已经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漳州海洋文化的见证

  天一总局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天一总局的业务至1920年达到最高峰,1921年后,由于东南亚一带因战后经济的变迁导致通货膨胀,经济的不景气致使侨商经济收入严重受挫,因而歇业回国的华侨日益增多,侨汇便不如往昔,外加同行业的激烈竞争,天一总局的利润锐减。民国十二年(1923年),新加坡邮政局废除民信包封并提高民信邮资。民国十四年(1925年),民国邮政总局又照会海峡殖民地总邮务局,又将民信邮资再增加一倍;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传闻中国银行准备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天一总局在常遭军政勒借且香港、吕宋分局严重亏损的状况下,于1928年1月18日宣布停业,并将分局房产转卖以弥补亏空。

  又经历近1个世纪的岁月沧桑,流传村里的天一总局旧址更显得年迈苍老,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然而,天一总局曾经的辉煌已经载入历史,它在中国邮政史、金融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从漳州地方文化角度说,它也是漳州海洋文化的见证。

  漳州是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自古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海外贸易兴盛。漳州人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性格,自古就有漂洋过海的传统。明清时期,漳州月港是闻名世界的民间海上贸易港口,漳州海商追随郑和,远航西洋,开辟海路,贸易欧美,东渡日本,经略台湾,开发港澳,行商广州,造就了辉煌的业绩。漳州海商的身上突出体现了“善观时变、顺势有为,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豪爽义气,恋祖爱乡、回馈桑梓”的闽商精神,是闽商的杰出代表。天一总局正是这种社会经济的产物,它所体现的漳州人敢闯敢拼的海洋文化性格和信用至上的经商原则,至今仍在启迪后人。

  对于漳州海洋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彰显漳州人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精神,对新形势下确立“依港立市”的思路,弘扬海洋文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漳州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漳州正在与广州、宁波等城市联合进行“海丝”申遗,天一总局其实也是“海丝”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民间技艺炭精画 下一篇:端午节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