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千年燕翼宫
来源:收集 点击数:3700次 更新时间:2012/11/9 14:52:32

    深秋时节,看着云霄燕翼宫即将修复,出生在这里的陈振鑫不胜欣喜,不禁咏起自己创作的《燕翼宫重兴七唱》:“最忆儿时燕翼宫,麒麟仰首日初红;庭前呼伴相嬉戏,圣祖慈祥笑殿中。……元戎国士亲题匾,再现开漳万世功。”

  历史上的漳州第一官邸

  1300多年前,唐垂拱年间,燕翼宫落成之日,“胜日当佳庆”。是日,燕翼宫内灯火通明,歌舞升平。陈元光将军在新落成的府邸大宴将士部属,与之把酒言欢,一醉方休。觥筹交错间,将军思绪万千:回想自己幼年随父南下平定“蛮獠啸乱”,21岁奉诏袭父职,31岁奏请朝廷创立漳州府,成为漳州历史上第一位刺史。任刺史后,采用“绥靖”政策,设立“唐化里”,兴农重教,通商惠工,使得闽南地区“变荒榛为乐土”。而今,自己的一番作为,令武则天大喜,武皇勅建燕翼宫以示嘉奖。燕翼二字,更是武皇钦赐,取自《诗经》“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寓荣昌子孙之意。

  这座漳州历史上的第一座官邸,陈元光将军在漳州唯一的故居,自此便屹立在云霄这片美丽的土地上。

  逐渐演变成“开漳祖庙”

  不曾想,到了宋末,燕翼宫被元兵付之一炬,毁于兵火。但是百姓对陈元光将军的丰功伟绩却铭记于心,世代相传。历代汉族王朝帝王对陈元光也是再三加冕:唐朝廷追封他为“颍川候”,五代追封为“保定将军兼紫光禄大夫、太傅尚书令”,宋朝赐庙额“威惠”,南宋时期敕封为 “辅国将军”、“开漳圣王”,加谥“忠毅文惠”……陈元光将军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经从人嬗变为“保护神”。故到了明初,朝廷马上对燕翼宫进行重修,将之修建成祭祀陈元光祖孙五代的“开漳祖庙”。到了明末及清同治初年,燕翼宫多次被兵火焚毁,屡次维修,至清末仍保存完好。最后一次重修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它既是开漳陈氏祠堂,又是当地供奉开漳圣王的重要庙宇,历代均由当地官府和陈氏后裔奉祀、管理。每逢元宵节和中秋节,燕翼宫张灯结彩、鼓乐齐鸣,开漳将士后裔以全猪、全羊等牲礼举行春秋二祭,祭祀礼极为隆重。

  “王府”淡出历史舞台

  民国后期,燕翼宫被修为校舍,命名元甫小学,几十个学生在这里入学,这里一度书声琅琅。建国初期,燕翼宫被云霄县粮食部门用来储存粮食,变为粮仓,也因此招惹来白蚁在这里“安家落户”。文革期间天院、前殿等建筑被拆除,前殿建筑严重损坏,仅存主殿和后殿一小部分。1976年县粮食部门将之改堵分室,当做职工宿舍,安置十二户,后殿则作为云陵镇王府社区居委会。随着时间流逝,燕翼宫内的原木、瓷雕渐渐被白蚁吞噬殆尽,燕翼宫慢慢成为危房,所幸主体建筑犹存,规模尚在。

  由于长期另作他用,这座俗称“王府”的燕翼宫渐渐淡出历史舞台,许多身在王府社区的后代人知道王府街、王府巷、王府井,却不知“王府”实为何意。为了拯救在风雨中飘摇的燕翼宫,以及让更多的开漳后裔铭记这段历史,许多老一辈人开始为燕翼宫修复而积极奔走呼吁。

  恢复明清燕翼宫原貌

  现年66 岁的陈振鑫就出生在燕翼宫,在“王府”生活了十多年,对燕翼宫的一砖一瓦都饱含深情。2010年,听闻燕翼宫要重修,他喜不胜收,捐献了6.6万元的积蓄。对他而言,燕翼宫就是他的“根”。

  2010年4月,云霄县政府将后殿的王府社区居委会迁移它处。2010年8月,耗资40多万元的燕翼宫首期修建工程——后殿修复工程,仅仅四个月的时间便顺利竣工,重现古老神韵。2011年6月,县政府采用廉租房政策,将位于前殿和主殿内的住户全部搬迁安置,并拨付50万元作为燕翼宫修复专用经费。

  好消息接踵而至。在热心人士的倡议发动下,新加坡华侨陈东平捐献了150万元,云霄各部门单位积极响应,乡贤达士、开漳后裔慷慨解囊,文人墨客义卖书画,迄今为止,共筹措了300多万元的善款。

  燕翼宫主体修复指日可待

  为了“复活”明清燕翼宫原貌,省、市、县文物管理部门及燕翼宫修复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陈振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克服三大难题,全面开展燕翼宫修复工作。首先,寻来能工巧匠,让文物复位。从外地请来精通明清屋顶、明清木雕、擂金漆等修复技术的工匠,对从地底下发掘出来或现有建筑中被白蚁蛀掉的椽、桷、木雕及损坏的石雕构件进行修复还原,再将遗存文物回归本位,让它们重放异彩。其次,在全国各地搜罗复古修复材料。为了恢复明清古建筑原貌,他们从东莞、泉州、广东饶平等地买来杉木、樟木、仿古砖、红瓦、瓷雕等古建筑材料,单单小灰瓦,就费时一月遍寻多处才找到。最后,也是修复工作中最大的拦路虎:要保持将主殿的整体屋架、8根石柱不落架,将房顶上的16000斤重、13米长的明朝正脊龙形鸱吻毫发无损地保留下来。为此,施工单位和能工巧匠几易方案,创造性地用锚固承托的办法,打起钢管满堂架,动用60套钢丝索,悬起屋脊,再修复和还原石木、砖瓦等构件,让屋脊“老当益壮”。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如今的燕翼宫,龙形鸱吻檐牙高啄,五彩瓷雕栩栩如生,木质斗拱高耸半空,还有那巍然矗立的八根明代石柱,透着威严的汉白玉圣王雕像、有着残缺之美的彩绘壁画,还有那质朴的小灰瓦,翠绿的牡丹纹琉璃,扇形的“思光”瓦……置身其中,感觉像是穿越到了古代。不久,燕翼宫将全部恢复当年的神采。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八旬老人百米长卷绘牡丹 下一篇:雕梁画栋“剪瓷雕”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