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廊桥式古石桥 | 来源:转载 点击数:3230次 更新时间:2012/11/15 9:12:01 |
在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荆都村浮竹隔社边,坐落一座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廊桥式石桥,桥面3.5米宽、30米长,由卵石铺就。石桥飞架深山峡谷,桥下流水潺潺,桥上建有桥亭一座,为砖木结构,青砖蓝瓦,飞檐翘角,两边敞门通行。桥亭墙壁设有一小窗,窗下横放一条2米长的石板凳。

▲历经200多年风雨的“树德桥”巍然屹立在峡谷间。
荆都村岭仔脚社83岁的吴令盛老人告诉笔者,这座桥名叫“树德桥”,可这里的乡民习惯称之为“弯桥”。在古代,毗邻荆都村的华安人到金山赶圩都要途经此桥。新中国成立后,道路改建,如今只是村民上山耕作出入通道。他告诉笔者,石桥建成至今200多年,戊申年(1908年)这里发生洪水灾害,石桥安然无恙,桥洞的弯拱两侧石壁呈黑色,与顶部中间不同色,是当年山洪涌过留下的痕迹。
在浮竹隔社原集体仓库内,笔者见到了吴令盛所说的“树德桥”建桥石碑。石碑高16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碑名为“浮竹隔树德桥碑记”,落款日期为“乾隆三十二年”。碑文记述,每逢春夏之交,洪水暴涨,洪水冲激,木桥屡被冲走,通往华安的交通要道时常中断,迁居于此的吴氏族人目睹望洋之苦,发动乡人捐资造桥,于乾隆三十二年子月末秋竣工。
据了解,浮竹隔树德桥是南靖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廊桥式古石桥,在漳州极为罕见。

▲桥上的廊桥式桥亭。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古船制作技艺 下一篇:漳窑米色白釉双面寿星执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