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漳州最美乡村”--帝师故里 | 来源: 点击数:3846次 更新时间:2012/11/21 14:40:30 |
400多年前,在清朝进关后的10个皇帝中,有两个皇帝的老师就是漳州漳浦人。他们一个是乾隆的老师蔡世远,一个是嘉庆的老师蔡新。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乾隆与嘉庆是父子关系,蔡世远与蔡新则是叔侄关系。叔侄两人是父子两位皇帝的老师,可以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蔡世远(1681-1734)是清代理学家,教育家,官至礼部侍郎、太傅。蔡新(1707-1799)历任礼、工、刑、吏、兵“五部尚书”,四库全书正总裁,文华殿大学士,是漳州市古代官阶最高的一个人。蔡世远与蔡新因为都当过皇帝的老师,因此他们被后人合称为“两帝师”。他们的故里就在漳浦县大南坂镇的下楼村。

下楼村是梁山北麓清泉岩下的一个只有几百人口的小村落。虽然距离县城仅5公里,或许是人口少的关系,金秋十月,当我们踏进2011年被命名为“漳州市最美的乡村”,赫赫有名的帝师故里时,整个村庄给人的是一片宁静的感受。其实正是这份安宁,才吸引了蔡新的曾祖父从喧嚣的县城区迁徙到这里定居。蔡新的先祖一直住在漳浦县城西的西湖村,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躲避战乱,更为了给后代人营造一个安心读书耕田的环境,蔡新的曾祖父蔡而煜举家迁居到下楼村。蔡而煜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35年后,他的孙子蔡世远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28岁时考中进士,蔡新也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29岁时考中进士。

斗转星移,几百年过去了,但两位帝师留在故里的踪迹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坐落在村中的三进府第蔡新故居、花园荷池;蔡新任官后于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在家乡动工兴建的永清堡;位于村后山上的蔡世远、蔡新与家人避暑的“别有天”石洞;镌刻在清泉岩寺旁大石上,乾隆皇帝御书赠蔡新的“觉岸”等等。虽然有的只余下一些残墙断壁,给人一种“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觉。但正是这种历经岁月的沧桑,反而更给人一种深厚的思想和感悟。
作为对“两帝师”文化的一种弘扬,漳浦县从2010年下半年起,在帝师的故里下楼村、清泉岩及周边,规划面积2000亩,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两帝师”历史名人为文化品牌,打造集文化、教育、休闲旅游和海峡两岸蔡氏宗亲交流等项目为一体的“帝师文化产业园”。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扁担加工制作 下一篇:齐天大圣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