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印尼“和银”在漳州的流通
来源:收集 点击数:4817次 更新时间:2013/3/30 17:49:59

⊙林南中  文/图

  

180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铜币背面

1766年荷兰

1790年东印度

印度卧莫尔

1920年荷属东印度2分半铜币背面

  坐落于南靖县梅林镇的天后宫,内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及民国五年(1916年)的两通石碑,石碑所记录的修庙捐款名额中的捐款单位使用的是多少“盾”这种货币名称,早期来自印尼的银币在漳州被称“和银”,即荷兰银币。这座主要由印尼华侨捐资修建的天后宫,见证了印尼货币在漳州的流通以及两地往来的历史。

  明末以来,漳州的山区县南靖与沿海县一样不断有人漂洋过海到达南洋谋生。清道光四年(1824年)南靖华侨戴亮辉捐资在巴城(今雅加达)建南靖庙,并在庙内设立南靖公会。处于穷乡僻壤的梅林先人也是“过番”印尼的一支重要族群。因此就有了天后宫捐款碑记中:“生源摆五盾六、步紫公一百盾……”“建涌题和银三十盾正、培球题和银二十五盾正、清超题和银二十七盾半”这样的货币单位名称。

  印尼古国与漳州的历史钩沉

  早在公元前2世纪,在今天印尼的土地上已出现叶调国。公元3-7世纪,今印尼境内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小国和部落。7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兴起海上强国室利佛逝王国(又称三佛齐王国)。

  2003年2月,在印尼井里汶外海的一艘沉船里,发现有10万件五代十国时期生产的越窑瓷器。说明室利佛逝王国已与中国存在商贸往来。漳州与古印尼的交往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漳州人到达苏门答腊。元代周致中的《异域志》一书记载:“流寓其地(爪哇)之粤人及漳泉人为众极繁。”

  1293年,在爪哇诞生了印度教王国满者伯夷,满者伯夷曾一度统治了今天印尼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爪哇的杜板、新村、苏鲁马益等地。随同郑和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爪哇国》条目记载:“买卖交易,行使中国历代铜钱。”当时在东爪哇图班和苏门答腊巨港定居的漳州人已经为数众多。1478年满者伯夷被东爪哇的淡目国攻占后灭亡。1527年淡目国占领谏义里,建立了印尼历史上最大的伊斯兰教国家淡目素丹国(1527-1582年)。16世纪,印尼各主要岛屿还先后出现了亚齐素丹国、万丹素丹国、巴章素丹国等伊斯兰教王国。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币

  早在16-17世纪的世界大航海时代,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冒险家纷纷东来。1511年7月,阿尔布凯克率领的葡萄牙船队抵达印尼,1596年荷兰人的一支先遣队也来到这里。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议会授予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起好望角、西至南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的贸易垄断权。东印度公司还拥有军队、设置法庭以及发行货币等特权。

  1619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建立巴达维亚城(今雅加达),并于此为首府开始对印尼的殖民统治。1622年9月22日,荷兰舰艇窜到闽南沿海掳掠了许多漳泉百姓,先运到澎湖,再转运到巴达维亚当做奴隶。明中叶漳州月港兴起后,每年都有四五艘商船对渡巴城。据《漳州华侨志》《在居住国》记载:“仅1625-1627年这3年,便有1280名中国人在巴城港口登岸,这些人以后返回中国的不到三分之一。”

  1780-1784年,荷兰与英国爆发战争,最后新兴的殖民帝国英国战胜荷兰。1799年12月31日,荷兰东印度公司宣布倒闭。东印度公司在其存在的近200年时间里,其发行的货币不仅在印尼以及东印度公司管辖的殖民地流通,而且通过贸易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

  早期东印度公司货币曾使用西班牙双柱和印度卧莫尔王朝银币上加盖荷属东印度戳记。漳州发现有一枚打在卧莫尔卢比上的荷属东印度公司狮子戳币。1764-1789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巴达维亚铸造有伊斯兰风格的货币,漳州也曾发现有一款币面为伊斯兰文、币值1卢比的银币,形制与印度卧莫尔王朝银币相似。漳州发现的这两种早期在印尼使用的银币都极其少见,它印证了漳州与印尼悠久的交往历史。

  随后东印度公司发行有银、铜质货币。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文为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币上都铸有公司标志“VOC”。如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马剑”银币、“女神站像”银币及铜辅币等,其图案与荷兰本土铸币风格相似,区别主要在于其币面镌铸有“VOC”标志。这是一枚标铸1790年东印度公司的铜币,币值是1杜特(doit),该币正面铸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标记VOC,下方是铸造时间,背面是荷兰盾徽。1790年东印度公司铜币一直到荷属东印度时期还被大规模铸造。

  在《克劳期世界钱币目录》《印尼》部分,还收录有一种英国东印度公司所发行的铜币,这是一种专为供应苏门答腊明古连及新加坡而制造的铜币。这种铜币的风格虽然与荷属东印度公司相似,但笔者认为该币属《印度》货币部分为妥。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货币

  1800年荷兰在巴达维亚设立殖民政府,印尼成了荷兰王国的一部分,史称“荷属东印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占印尼后“荷属东印度”结束,1945年印度尼西亚宣布独立。

  荷属东印度时期的铸币具有浓厚的荷兰殖民色彩,荷属东印度初期即着手铸造了一套与荷兰本土风格相似的“帆船银币”,该套币分1、1/2、1/4、1/8、1/16盾5种币值,正面是鼓风航行的三桅帆船,边缘环写荷文“INDIAE BATAV ORUM”,下方是铸造时间,背面为荷兰盾徽及币值。此一时期同样铸有荷兰风格的荷属东印度铜元。

  1815年3月,威廉一世成为荷兰国王,此后荷兰发行的货币大多采用国王的头像。荷属东印度在1821年发行了币值1盾的威廉一世头像银币,币面为威廉一世侧面像,铸造时间为1821年及1839年和1840年三种年份,该币铸量稀少。1826年开始铸有币值1/2盾及1/4盾的威廉一世头像币,1854年铸币改版,铸正面为荷兰盾微,背面为伊斯兰文的银铜质辅币。

  “和银”见证漳印交往历史

  印尼是世界上华人人数最多的国家,华人约占印尼总人口的4%。漳州是印尼华侨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历史上许多漳州人曾在印尼地方担任过甲必丹,甲必丹制是荷兰统治印尼后在华人社会实行的一种采用华人首领管理华人事务的制度,巴城的第二任甲必丹便是来自漳州府龙溪县的颜二,来自龙溪县路边社的韩氏第20世传人韩松于康熙年间抵达爪哇创业,其子韩振泗于乾隆年间担任泗水甲必丹,其后这支韩氏家族在100多年的时间里有30多位在印尼担任侨领。

  闽南方言在印尼侨界及部分华人较多的地方被广泛使用,同样也有一些印尼的荷语也被引用到闽南。早年闽南语货币单位名称有许多便是来源于荷兰的货币名称,如闽南语“仙”“占”即源自荷语“cent”(分)、“盾”源自荷语“gulden”(盾)等等,由此可以看出两地经贸及货币之间交流的频繁。因此至今不同时期的印尼货币在漳州民间还有一定数量的遗存也就在情理之中。由于两地悠久的历史渊源,2002年9月,漳州与印尼巨港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清代龙溪县衙发布的最后一道堂谕石碑 下一篇:清玉雕狮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