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市区“马灶路”的前世今生
来源:收集 点击数:3023次 更新时间:2014/1/15 11:51:07

     在农历马年即将来临之际,市区的一条“马灶路”也顺带火了。其实“马灶路”早就名声在外,因为它与市区的“新浦路”、“太古桥”被合称为“新马太”,与各旅行社力推的“新马泰数日游”路线谐音,故而成了不少市民戏谑说笑的谈资。虽然这条路早已改名为“水仙大街”,但有关这条路的前世今生却为不少老市民所津津乐道。

  要说“马灶路”,还得从“大马路”说起。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主政漳州时,大兴城市建设,拆除城墙,将城内城外街道衔接拓宽,以城墙石板铺砌路面。按路面宽度,20尺宽的称为街,20尺至30尺的称为路,30尺以上的称为道。当时共改建拓宽街道35条,旧街道有的则几条并建为1条。据笔者了解,当时拆除东城墙,拓宽大马路(从马道底至八卦楼)。大马路南段则向东拓建马灶路。据说,“马灶路”就是因为西起大马路、东至田霞村一带的炉灶社(店)而得名。

  “马灶路”原长约600米,开始时是沙土路,20世纪70年代改建为沥青路。1996年拓宽并向东延伸1360米至东环城路(后改称九龙大道),1997年建成通车。新拓建的“马灶路”为水泥路面,宽50米,双向6车道,成为当时漳州市区最宽敞的城市道路,被誉为“漳州第一路”。2001年7月,漳州市政府公告正式命名市区10条道路,“马灶路”被命名为“水仙大街”。“马灶路”这个路名从此隐入历史的烟尘。

  本世纪初,“水仙大街”向东延伸进入龙文区,一直延伸到与迎宾路交汇处,长6200米。交汇处建成一个街心花园,花园里有一座“风帆”城雕,成为漳州市区东大门的一个重要标志。至此,“水仙大街”总长8.2公里,成为贯通漳州市芗城、龙文两区的交通要道。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漳州千年凤霞宫重建落成 马英九和连战题词祝贺 下一篇:郑开禧与可园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