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漳州今古  
 
老照片里的漳州古迹
来源:收集 点击数:3722次 更新时间:2014/2/23 12:31:47

    千年古城漳州,有着很多让漳州人民骄傲的古迹,如龙文塔、八卦楼、丹霞书院、北伐胜利纪念亭,还有众多牌坊。沧海桑田,随着历史的变迁,它们有的幸存下来了,有的却永远消失了。

  近日,漳州老照片收藏爱好者冯水国展示了众多遗失古迹的老照片,这些古迹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古迹一:龙文塔


▲龙文塔

  现存的龙文塔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鹤鸣山上,已成为漳州的一处名胜古迹。其实,最早的龙文塔位于芗城区,在南面城墙西隅龙文山上(即今芗城区鑫荣花苑旁),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后又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当时的龙文塔建七层,由花岗石砌成,塔身呈八角形,每层有檐露出。第一层有弧形隧道式石门两个,一向东南,一向西北;第二层也有二门直通,一向东北,一向西南;第三层及以上各层砌实不设门。

  龙文塔历经了烽火岁月,沧桑巨变,几经废立,在“文革”中遭受重创,后又被拆除。不久后,龙文塔被迁建于龙文区。


▲八卦楼

古迹二:八卦楼

  八卦楼,是漳州名胜古迹之一,现存的八卦楼是1997年重建,1999年落成的。“最早的八卦楼建在现存八卦楼的西边。”作为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冯水国介绍,八卦楼始建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青宵拆城上旧楼建层阁,提名“威镇”,因八面开窗,取象八卦,雄伟壮观,故又名“八卦楼”。

  威镇阁高3层,采用阴阳八卦为顶面,阁基用八块长宽相同的正方石铺成八卦形状,每一块石头上都按方位分别雕刻“乾、坤、震、艮、坎、兑、巽、离”的方正大字,故俗称为八卦楼。

  据史料记载,清初,八卦楼毁于火灾。清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刘良壁依旧制重建;1967年“文革”期间,因漳州群众组织发生武斗时被作为据点而受损;1970年兴建漳州战备大桥时全楼拆除。


▲“折冲之才”牌坊

古迹三:“折冲之才”牌坊

  在现在的芗城区南山路,原来有个“折冲之才”牌坊,这个牌坊是康熙年间为都督蓝瑗而立,见证了蓝瑗为澎湖海战立下的战功。

  蓝瑗是漳浦人,少年时随兄长蓝理、蓝瑶、蓝珠从军于施琅旗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兄弟4人一同参加澎湖海战,冲入重围救出主帅施琅,为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蓝瑗也因此被提拔为都督,官至金门总兵。

  “因蓝瑗在澎湖海战中立下战功,康熙批准为其设立‘折冲之才’牌坊。”漳州知名收藏家、福建省钱币学会理事林南中说,当时牌坊立于郡城南驿道(今南山路),折冲之才即折冲之臣,意指奋勇陷阵,击溃敌军的猛将。

  该坊为十二柱、三间宽、五层楼阁式石牌坊。主间有人物镂雕和横梁盘龙浮雕,次间上镂雕花窗、鱼尾脊吻、鞍形雀替,样样雕工考究,堪称石雕中的精品。据目睹过此坊的人回忆,其石刻工艺在漳州城内众多牌坊中最为华丽和精巧。可惜,该坊也于“文革”期间被毁坏。


◆丹霞书院

古迹四:北伐胜利纪念亭

  说起“圆圈”,每位老漳州人无一不晓,无人不知。这就是位于新华东、西、南、北十字路口的一座西式纪念亭,原称“延誉亭”,后改称“北伐胜利纪念亭”。该亭四柱尖顶,因底座有三级同心圆台阶,老漳州人都称为“圆圈”。

  这是1923年初,军阀张毅统治漳州期间,以银元500元延聘工程师雷文铨为其设计,在陆安中枢建一亭,名曰“延誉亭”以标榜其治漳功绩。

  三年后,北伐军进驻漳州,为消除陈炯明、张毅等自我标榜的影响,将一些地名及建筑物重新命名,何应钦将陆安中枢的“延誉亭”改称为“北伐胜利纪念亭”。“北伐胜利纪念亭”于1969年被拆除,但该地点还被称作“圆圈”。但年轻人因为很多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没见过“北伐胜利纪念亭”,都称此地段为“文昌门”。

古迹五:丹霞书院

  丹霞书院是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建置的,位于现八卦楼对面。据史料记载,当时漳州知府刘良璧在八卦楼修复后,站在城上鸟瞰以后,将附近划为丹霞书院的所在地。当时这里空旷干衍,未夹杂民居,有流水通城外大河,认为是读书胜地,刘遂命人在这里创建丹霞书院。

  中间的房子用来奉祀朱熹,左右是书舍作为学生肄业之处。河池对岸建立奎星阁和半月楼,并在河上建桥以便行人。

  清同治三年(1864年),书院因遭受战乱,房舍荡然无存。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春,在原址修复丹霞书院,次年完工,规模比以前扩大一倍。

  “上世纪30年代初,丹霞书院部分被人拍卖为娱乐场所。”冯水国说,1966年后,大部分倒塌或拆除改建,目前仅存半月楼。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四面佛石塔藏身千年古刹 下一篇:漳州传统风俗汇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