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龙故居,位于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珪后村,又称文龙“三落大厝”,建筑坐北朝南成东西走向,东西长60米、深38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三落大厝平行而立,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大厝建筑风格,其设计豪华,室内共有30房8厅7天井,中落建于1932年,右落建于1933年,左落建于1934年。
在闽南地区,叶文龙也算是一个“传奇”。据相关文史记载,叶文龙出生农家,27岁便官至团长,自民国十五年至民国二十九年的10多年中,叶文龙以武装割据形式统治长泰。最终,他于民国二十九年6月被国民党陆军75师所围剿,并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被处死。
而今,70多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其留下的故居依旧雄伟壮观。

对于整栋建筑的构造,长泰县文博馆老馆长林春兴介绍,这是一座保存十分完好的近代大型古民居建筑群,总体为长方形(矩形)建筑,房屋结构为主体三座,由前厅(过路厅),中为天井和左右两夹小间,后进主厅左右主房的两进结构。主体房两侧为护厝,此五座房后面为厨房(火房)和单列膳厅。此建筑材料采用日本洋灰(水泥)、洋弹簧弓、南洋产部分红木料等。从单个建筑的规模和精致程度,叶文龙故居堪称闽南红砖建筑的一大典范。
而今,住在左落大厝里的叶阿武,已是75岁高龄,是叶文龙的儿子。对我们的到来,老人平静却不失热情。虽年岁已高,却依旧矍铄健谈。他说,多年以前,这座古厝的正前方是一片稻田,非常平坦,视野很是开阔,现如今都已建了房子。言语中,老人有自豪,更有惆怅惋惜。
走访了三落大厝,现今保存最好的,就是叶阿武老人所住的左落大厝了。左落是最后建成的,两个大门横梁是石条,但是与之对称的右落,却是水泥浇筑而成,这是这座古厝的独特之处。“可能是为了彰显左落的太太更加尊贵,也有可能是后面建的,材料更好更讲究了。”叶阿武猜测说。而他的母亲刘春来当时就住在左落,曾经掌管大厝的家务事,成为叶府王熙凤式的“大管家”。
 
探访的三落大厝,每一落房屋主厅上的大梁,都是珍贵的红木,长度约8米,直径约60厘米,“这三根大梁非常难得,附近的房屋都没有这种材料,听说当时从南洋运过来,应该是走水路,直接运到长泰,现在有人估价一根起码值10万元以上。”同样住在古厝的叶茂川说。
如今,叶阿武的兄弟们逐渐老去,13个兄弟只剩下7个,而叶阿武还一直守护着这座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古厝。“现在后人还有6户住在古厝里面,很多都搬走了,到其他地方发展。”叶阿武说。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我认为,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时间的定格。比如叶文龙故居。不管是在晨光熹微的清早,还是在霞光式微的黄昏,每每你伫立在它那宽阔的石埕上,你会感觉到,它就如一位历史的老者,用他深邃的目光,吸引你挽留你,或踌躇或幽怨地诉说他的过往,不管是曾经的辉煌,还是曾经的落寞!
陈金荣 陈亚辉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