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历史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历史文化风景名胜  
 
闽南水乡——湘桥
来源:收集 点击数:3207次 更新时间:2012/8/27 15:51:25

  宽敞的院落,浓荫沉沉的大榕树,遮蔽出一片静好的午后时光。树下弧形的石阶,一级一级引着你走向清凉的河水。此河是九十九湾的湘水。湘水静静地流,无声无息。两岸树影婆娑,波心云日徘徊,回旋的群鸟掠过的影子,是跳跃的音符。据说,河上有桥名湘桥,如今桥已随岁月远去了,而湘桥——这个美丽的村名,却如许多美好的记忆一样,永恒留传。

  留传下来的还有一座座气宇恢弘的老屋。隔着涣涣水波看湘桥的老屋,那灰墙灰瓦如浮在水上的一个遗落良久的梦,静止得像一幅水墨写意画。高高翘起的屋脊如燕展翅,如伸向天空的祈愿,如穿透历史的呼唤。

  撑一支竹篙,溯流而上,直达老屋的脚边——我想,以往一代又一代的湘桥人,就是这么行走的吧!而今,不用船,沿着花红叶绿的村道,踩着一路浓荫,我们一步一步缓缓走来。轻点,再轻点,请放轻你的脚步,不要惊醒了湘桥古老的梦。这梦一做三百年,梦里有炊烟袅袅,有书香阵阵,有笑语喧喧;有“进士文魁光宗耀祖”,有“刑部翰林德泽黎民”,也有如今的繁华不再却具别样风采。

  老屋门前宽阔平整的大石埕,石埕边气魄犹存的旗杆旗座,一副看惯了秋月春风的淡定模样。它们看惯了眼前一次次落日,听惯了湘水一遍遍吟唱,如今,依然在落日余晖下诉说老屋曾经的荣耀与辉煌。说累了,歇下,听老少村人纳凉说家常,看大小孩子欢乐做游戏。

  老屋的大门紧闭,把世上的喧嚣与忙碌关在门外。而我,从“凤起”的边门一脚迈进这个古老的梦境里。门里别有风景,瓦蓝的天淡白的云,一方天井,几多人生。也许它曾圈定了屋里人生命的宽度,但它,是否也因此延拓了他们想像的高度和进取的力度?天井外的世界很精彩,轰轰烈烈波澜起伏声色犬马;而天井中的人生,是否可以隔开岁月的烟尘和光怪的诱惑,无欲无为宁静守贞?现在,天井里,依然有几个老人,守着祖先留下的故事,伴着阶下新长的小草,熬煮着清静的岁月,捡拾着生命遗落的点滴。历经沧桑的面容,如历经沧桑的老屋,每一条皱纹都令人心生敬畏。

  一条幽深的青石小巷,已让无数的脚步弹奏了几百年,或重或轻,或急或缓,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来来去去之间,一晃人间几度无常,让你在忙忙碌碌之后只想就此停住,安顿下来。夕阳静静地照在巷弄里,巷子一半明着一半暗着。风吹过了,雨淋过了,岁月沉淀下来的芬芳记忆,一点一点写在斑驳的墙上,写在长草的瓦楞间,写在裸露的每一条红砖或青石的缝隙里,写在老屋的每一个角落——雕刻精美的门前石鼓,工艺复杂的屏风神龛重檐斗拱,奢华富丽的燕翅屋脊,还有每一个窗棂和随处可见的石磨石臼石缸石桌……

  我想在这样怀旧的老屋里,做一个闲人,将光阴抛却,将世事忘怀。生一炉火,静品一壶清茶,静听一曲《西江月》。

  我想在这样古典的湘水旁,把心洗净,把夕阳看穿,把那一段遗忘的往事想起,缀成文字,说给我的孩子、孙子、曾孙子……

  不要以为湘桥安静得一直睡着,也不要以为湘桥只有历史。当盛夏来临,当一个叫端阳的日子临近,一条静静的湘水可以流成汨罗江。“咚咚咚”、“咚咚咚”,喧天的锣鼓,一下子唤醒了沉醉在历史回忆里的湘桥,家家户户米粽飘香,男女老少喜气洋洋。老屋门前,江岸人山人海,江边旗旆飘扬,江里龙舟如飞。一声声的呼喊,一片片的喧哗,一串串的笑语,传递出的是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传承不息的企愿。

  一个美丽的湘桥,一个梦一般的闽南水乡,它用历史文化的元素,滋养着你和我。

     湘桥村地处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位于漳州平原九龙江畔,九龙江支流九十九湾内河绕村而过,称为湘江,古有一桥供学童通往隔岸上私塾,故名为湘桥。临江傍水的湘桥村,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康熙奉政大夫黄金钟、清雍正刑部主事黄天瑞、清乾隆翰林院检讨黄阑枝、清康熙广西州同知黄宏遇,以及现代著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黄稷堂等历史文化名人均是生长于湘桥村这块沃土上的乡贤俊彦。

 走进湘桥村,“大夫第”、“翰林第”、“贡元第”、“进士第”等10余座历经数百年的明清古建筑便赫然于眼前。这些古厝建于清朝至民国初期,均坐东北朝西南,每座之间留有2米多宽的通道,一字形排开,座座相连,总长200多米。每座古厝结构规格大致相同,为五进式或三进式。屋前石埕连片,都设旗座,立旗杆,旗杆石上有凿孔,依官阶大小分为圆、方、六角、八角等形状,旗座四面雕有飞禽走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大夫第”是这些古厝中最早修建的,也是最壮观宅第之一,占地近五亩,是典型的清代官宅建筑。“大夫第”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康熙年间进士黄金钟的故居。“大夫第”属五进大宅,宽33米,深90米,采用砖石土木结构,古香古色,气宇轩昂。宅院大门额顶悬挂“大夫第”匾,一对雕有喜鹊、寿鹤、麒麟等吉兽祥鸟的石鼓,历经几百年风雨依然蹲守在大门旁。大院内朱廊画壁,长廊曲回。宅内每进各设屏风,且均有天井,晴时能晒日,雨时能排涝。天井内花架、花坛倚墙而设,淡雅清幽。

 在古厝群中间,还矗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华佗庙,它是全省唯一的华佗庙。该庙始建于明朝中期,属土木结构,占地近一亩,庙内供三国时名医华佗。主殿左右墙上分别题写着“忠孝”、“廉节”大字,相传是明末大书法家朱熹的手笔。

    在古厝群和华佗庙的门前,一条约40米宽的九十九湾内河蜿蜒而过,村民们在这里可划船、垂钓、洗衣、游泳……每当端午节时,还会吸引成千上万的村民前来观看龙舟赛会。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漳州籍运动员获得武术亚锦赛冠军 下一篇:硕仁庙供奉一土地公三土地婆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