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我国每年约有2000人死于狂犬病。专家提醒市民,加强狂犬病预防,一旦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应第一时间到指定医疗机构规范处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疯狗症,是一种人、兽(畜)共患、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多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狼、猫、鼠等食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是迄今人类唯一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
近年来,随着宠物热的升温,我国狂犬病的患病率也不断升高。疾控专家提醒,夏秋季千万不要与宠物过分亲近,特别是宠物吃食时,不要去逗它。宠物烦躁不安、恐惧时,尽量不要用手去抚慰它。猫、狗在生理期和怀孕期间也很容易伤人,要尽量与其保持距离。下面为市民解读四种错误说法:
错误说法一:被狗咬伤才去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他动物咬伤不必打针
狂犬病毒不是只有狗狗可能携带,一般来说温血动物都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比如除狗以外的猫、蝙蝠、狼、狐狸、猫鼬、浣熊、臭鼬等都是狂犬病毒的携带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一些信息的总结)。当然,随着宠物狗的喂养范围越来越大,在城市里最多的还是被狗或是猫咬伤,不过如果你不小心被马、猪、猴子、鼠、金丝熊等其他动物咬伤,其实也是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
错误说法二:只有被咬伤出血才有必要去接种疫苗
皮肤被咬出血只是咬伤时的一种表现,其实凡是有可能让病毒进入血液的破损或是伤口,都是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毒的。如果破损皮肤被动物舔舐了,如果唾液中有病毒就会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血液,这个时候是需要接种疫苗的。不是被狗或猫咬伤而是被它抓伤后,皮肤有破损,同样需要注射疫苗,因为我们无法判断狗或是猫的爪子上是否沾上了带有病毒的唾液。另外,如果伤口初期用肉眼无法判断是否有破的时候,可以用酒精擦一下伤口,如果有针刺样的疼,那就说明皮肤有损伤,也应该立刻接种疫苗。对于自身免疫力差的人,如果被动物咬过但皮肤轻度破损且无出血现象,也有必要接种疫苗,以防万一。
错误说法三: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二十年
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狂犬病的潜伏期长达二十年,呵呵,其实潜伏时间没有这么长。狂犬病的潜伏期是指从狂犬病病毒经破损伤口或粘膜进入身体后到出现狂犬病症状前的这段时间。人狂犬病潜伏期长短是不一样的,一般人为1-3个月,个别人可短至几天,长至一年以上,潜伏期在10年以上的罕见。
错误说法四:被狗咬伤后,观察7-10天如果狗不发病,人就可以不打疫苗
狂犬疫苗的最佳注射时间是被狗或是猫咬伤以后,在24小时最迟48小时内注射疫苗,越早越好。也就是说如果真被有病的狗咬了,其实你并没有时间观察这只咬了人的狗在7-10天是不是发病了。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咬你的狗在第8天发病死了,你恐怕也危在旦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