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福建省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就诊一卡通 | 来源:转载 点击数:3129次 更新时间:2012/4/30 15:20:52 |
持一张电子身份卡就可以在全省所有医院通行使用,这是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省政府于2009年底将就诊一卡通建设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社会信息化工程,列入了“数字福建”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就诊一卡通应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诊一卡通建设,省领导亲临协调相关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该项总投资近1亿元的信息化工程由省卫生厅负责组织实施。在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相关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全省各级各类医院对信息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共安装了58000个读卡器。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省就诊一卡通应用范围不断扩展。近期,一些医院为了方便群众就医、减少病人排队、提高服务效率,推出了自助服务机,安放在医院门诊大厅和诊室前供病人及其家属自助使用。该机以一卡通作为身份载体,只需将卡插入自助机,按照提示即可完成费用结算、预约挂号、医保余额查询等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医院服务窗口的压力,明显提高了医院服务效率,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
实现就诊一卡通统一了全省各医院发行的就诊卡。病人只要持有标准统一的社保卡就可作为就诊卡,全省医院通行通用,从而避免了重复购卡。我省的就诊一卡通实行的是实名制,规范了病人的身份信息。在就诊的每个环节通过读卡可以显示就诊人员的照片、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信息,以此确认病人身份,确保诊疗过程中不出现张冠李戴的医疗差错。一卡通还便于各医院进行医保(新农合)联网结算。作为一卡通载体的IC卡具有电子钱包支付功能,持卡人可以存入小额现金(1000元以内),相当于金融储蓄卡。电子钱包可用于医疗支付,病人到医院就诊无需像以往那样在就诊卡中存入预缴金,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药费等需要个人支付的部分,均可由电子钱包替代现金支付,消费多少支付多少,不会在医院滞留余额。一卡通使用身份证号作为个人健康信息的索引号。居民一生中在医疗卫生保健过程所产生的信息,如体检、预防接种、检查、检验、诊断、医嘱等信息,均以身份证号作为计算机系统存储的索引,连续保存以形成完整的健康档案,医院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健康档案信息,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降低医疗费用。(省卫生信息中心)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麻疹防治知识 下一篇:汽车内快速降温四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