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患者全身情况:肢体受伤后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症状时则表示有失血性休克,此时应积极快速输液、输血纠正休克,待病情稳定后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2、了解神经、肌腱、血管是否损伤:肢体受伤后要观察伤肢(指、趾)是否会活动,局部皮肤感觉是否存在,远端动脉血管是否搏动,从而判断神经、肌腱、血管损伤部位,尽量争取一期吻合。
3、伤口的处理:伤口最好用消毒敷料或清洁布单覆盖包扎,且不要向伤口内敷白药,更不能涂灶灰、烟灰等。因感染的伤口在6—8小时即有炎性反应及肿胀,时间过长就难以处置创伤了,有些病人常因这种耽误或不正确治疗造成了终身残废。
4、血管损伤出血的处理:对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出血,一般用加压包扎法(用敷料覆盖伤口,再用绷带加压绑扎)即可止血。对大血管破裂出血凶猛者可立即在出血的肢体上绑扎止血带,止血带的选择应越宽越好,松紧度以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宜,止血带必须绑在患肢伤口的近心端,肘部以上伤口绑在上臂,膝部以下伤口绑在大腿部。上止血带前应将患肢抬高,使肢体内血液回流。在转送过程中应每小时放松5-10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5、断肢(指、趾)的处理:对不完全性离断的伤肢要用小夹板妥善固定,若为完全性离断者,要将离断的肢体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单包裹好,放入不漏气的塑料袋内。四周放置碎冰块,且不可将伤肢与冰块直接接触,以防冻伤,经上述处理后速送医院行再植手术。
6、骨折的处理:若有四肢骨骼骨折,原则上不做现场复位,应按骨折原位固定,避免盲目复位造成附加损伤。亦可将受伤上肢绑在胸部,受伤下肢与健侧肢体绑在一起。
7、对开放伤应早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凡肢体有皮肤、软组织裂伤,不论伤口大小均应尽早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通过人体伤口进入、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感染,故早期应用该药可防止破伤风病的发生。
⊙张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