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生活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生活服务保健知识  
 
未病善养生
来源:收集 点击数:2886次 更新时间:2013/1/25 10:32:11

    中医养生学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蕴藏着几千年的文化精华,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芒,能为全人类健康作出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在世界文化当中,唯独中国人的养生学是其他民族所没有的。

  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子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养生须“去甚、去奢、去泰 ”,意思是必须去除极端的、过分的、奢侈的欲望。这讲的既是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保健的准则。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指出,一个人想少生或不生病,健康长寿,必须在生活上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反之,则易生病。这都告诉我们,人在未病时要善于养生。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2012年6月在厦门提出:“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要把科学养生的理念像疫苗一样注射到寻常百姓心中。”

  他谈到健康的两个新理念和四大基石,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健康的四大基石是膳食平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与《道德经》、《黄帝内经》的养生观念一脉相承,十年前专家就对四大基石作过详细论述,而两个新理念则颇为新鲜,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什么是健康的两个新理念呢?其一是健康与否60%取决于自己。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和其他因素。这是世卫组织最新的研究成果。除了遗传外,其他因素都是可控的,特别是自身因素。卫生部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仅占6.48%。这造成了我国慢性疾病的高发现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有2亿多,糖尿病患者有9240万,数千万人患有各种心理疾病。所以,健康教育是最好疫苗。其二是健康不只是财富更是资源。健康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富和资源,也是社会的资源。试想,家庭失去一位亲人,单位失去一位员工,是多么可惜的事。同时,占有和保存健康资源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既然是资源,就一定要珍惜保护,不能乱开采。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对健康资源“滥砍滥伐”,导致一些有成就的人英年早逝。

  既然健康与否60%取决于自己,为什么不引起“自己”的重视?既然健康不只是财富更是资源,为什么我们不十分珍惜保护这最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全国具备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人仅占6.48%,这是多么低的数字!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痛苦悲伤”,一定要重视疾病的提前干预,重视健康体检。面对90%以上“健康文盲半文盲”的人们,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扫盲”,并且大声疾呼:赶快学习科学养生的理念,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增强抗疾病的能力,保持精力旺盛的健康状态!

  ⊙严利人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简单小动作 有效防中风 下一篇:冬日:食羊肉四要点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