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社 | 住建 | 水利 | 招标 | 文化旅游 | 自然资源 | 海峡人才 | 疾控中心
论坛 | 视频 | 驾培 | 造价 | 房产 | 公 积 金 | 成人高考 | 超市商场 | 行政服务            
医院 | 科技 | 教育 | 医保 | 商务 | 市场监督 | 人力社保 | 开放大学 | 公安服务   会员中心|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繁体中文
栏目导航
生活搜索
热门排行

首页生活服务保健知识  
 
防“湿”从初夏开始
来源:收集 点击数:2239次 更新时间:2013/6/7 17:50:37

依据气候规律,从五月中旬开始,我国多数地区开始步入夏季,即通常所说的“初夏”。这一时节的近地层大气延续了春季的“潮湿”特点,降水也比较偏多,常常给人们一种湿淋淋的印象;又因为随着气温的升高,大气对流活动越来越频繁,而在雷电、降水之前,气压常常较低(尤其是午后),给人一种憋闷的感觉。初夏时节是农事活动及室外劳作项目比较多的时段,很多人也选择在这个时段旅游和健身。此时,一定要关注空气中的“潮湿”,所谓“夏季养生须防湿”,其实从初夏就要开始。

  但事实上,人们在初夏进行室外劳作或活动时,对中午的高温时段会普遍注意防暑降温,而对较为“隐蔽”的湿度却关注不够。而恰恰较高的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室内湿度环境过高,时间长了,容易诱发湿疹、疖、痈甚至关节病变等因潮湿而形成的病症。中医将导致人体生病的过高湿度称为“湿邪”。

  从现代保健学的角度,在初夏容易出现的“高温高湿”、“湿热交加”的环境下,人体难以通过水分蒸发而保持热量的平衡,于是就出现体温调节障碍,常常表现为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等症状。在初夏的阴雨天气时,人体内的松果腺素分泌较多,引起甲状腺素及肾上腺素浓度相对降低,加之空气中的负离子数量较少,气压较低,人们也会出现无精打采、头昏脑涨、胸闷气短等症状。据美国专家的调查,相对湿度达80%或更高时,各种事故会增加33%;在高温、高湿条件下,速记错误增加10倍。初夏时节潮湿条件下产生的霉菌及其代谢物,经呼吸道吸入或摄食被霉菌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呼吸道过敏症状,轻者鼻塞、流涕、打喷嚏,重者呼吸困难,喘息不止,并极易引发食物中毒。这种“湿”气象条件,还极易诱发人体其他病症,例如,一些风湿病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难忍、四肢无力的症状;同时还易引起旧伤复发,出现神经痛。

  初夏时节如何防“湿”,下面的建议可以参考:

  (1)初夏时节阴雨天或雾天要少开窗户,而当室外艳阳高照时,要适当开窗通风,居室内可安放部分祛湿剂或干燥原料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

  (2)出现“高温高湿”天气时,可使用空调的降温、抽湿的功能,将气温降至18℃—20℃、相对湿度降为50%—60%;

  (3)初夏穿衣应选择具有较强吸湿能力面料(如全棉)制成的宽松服装,要经常晒被褥,勤洗澡,勤换衣;

  (4)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使得体内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这些食物有绿豆粥、荷叶粥、小红豆粥等;

  (5)要避免外感湿邪,万一在室外涉水淋雨,回家后可饮服姜糖水,如有头重、身热等症状,可服用藿香正气丸等药物。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预防老年痴呆症运动三法 下一篇:快速确认合法网上药店
 

网友点评
没有点评
参与点评

 用户名: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友情链接
彭城刘氏族谱站长工具超星网课火速云中国投资资讯淄博信息港37abc网盘石网盟漳台族谱对接
漳州花果网巫锦文中医圈网站历史库优古网络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漳州 | 版权声明 | 站长寄语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漳州信息网 Copyright 2007-2027 by www.289810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2898100@gmail.com 电话:(0596)2898100 手机:15359698100、15959698100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水仙大街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