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要想制造假古玉、赝品、古改,做工上自然要仿老工。为什么不直接用老工来做呢?一是太慢,二是太累,三是会的人已不多,四是成本太大无利可图。利用现代工具来仿做“古董”,并采取伪装手法,使之看起来不像现代工,误以为是老工,让人犯错,以达到以假充真的目的。伪装工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伪装工的线条采用细磨具(由细金刚粉压制),或者最后一道工序用铁砣加解玉砂过一遍。老工线条的沟内均匀细腻,没有解玉砂磨过的磨砂状;新工虽有磨砂状,但与真正的老工相比,看起来总有些别扭,没有老工线条那样柔和、流畅,或线条的沟边有崩口,具有新工的残留特征,沟底、沟边不可能把新工掩盖得天衣无缝。
伪装工的线条用的是现代工具,效率高。它没有老工的慢速、断砂、手抖而出现的各种缺陷。为了牟利,往往急就,伪装工做出来的线条疏密不匀、应付、潦草,有现代工的残留。
伪装工的线条绝没有“古气”,商代的铁折线,西周的双钩线,春秋的一面坡线,汉代的跳刀、金丝白描和游丝密刻线、“汉八刀”线,以及唐宋以来老工特有的如同刀摁泥团般的线条,伪装工都很难做到。
有的伪装工在线条的沟底抹上一把土,或作垢(用胶和锈土涂抹)来掩盖真相。
伪装工的抛光是用机器高速急就,它的抛光方式与老工不一样。老工是慢慢地研磨,使用细石、磨料都是顺工件的长距方向往复研磨,如果留下磨痕的话,也是沿工件的长距方向出现。伪装工的抛光往往有一个主方向的磨痕;在工件的边缘(为了操作方便)磨痕的方向不是沿长距方向而是沿短距的方向。有时伪装工抛光时不注意,把做旧的地方也抛上了光,露出了破绽。伪装工的抛光往往是“贼光”,不柔和,突出部分有抛光过度的现象,可以看出棱面。
伪装工的镂空开窗,大都有环状痕迹,较少是用手弓拉的;许多开窗的侧壁上,用泥土和人工作垢来掩盖做工,需要仔细察看。
伪装工做的器形往往似是而非,有时故意夸大加工的误差。他们不知道古时候只是限于工具条件的制约,不可能在尺寸、对称、厚薄、图案的制作上做到完全一致。那时候玉工精雕细琢,虽有误差但做工很细,总体上美观大方。伪装工夸大的误差牵强别扭,总体上不协调,有东施效颦之嫌。
伪装工做的纹饰粗糙、走样。不同时代的纹饰会同时出现,有的是杜撰,可以一目了然。
伪装工在刻画圆转线条时,为了减少更换工具的时间,往往以短折线取代弧线(这在老工中扇骨线是比较少见的)。
以上简略概述了伪装工的一些要点,识破伪装工还要多看真正的古玉,注意古玉的形制、纹饰、做工,熟悉了老工的特点,就不难识破伪装工的种种把戏,以免上当。
 
真古玉 假古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