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前的古钵,以钢质居多,直到元朝末年,会稽人画家王冕以花乳石治印,石印才开始登上书画家的大雅之堂。海宁人陈莱孝曾有诗云:“冶金刻玉古时章,花乳青田质最良。”石印以其温润可爱、易受刀、崩剥自然、不易泻损印泥等特点,备受篆刻家的青睐。到了今天,所有从事篆刻艺术的人已普遍以石治印了。
印石名类繁多,以产地来分,有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昌化石、青田石,辽宁的赤峥石,内蒙的巴林石,广西的陆川石和东兴石,山东的莱州石等。以质地来分,寿山石有田黄、田白、桃花冻、艾叶绿、玛瑙红等;昌化石有鸡血石;青田石有兰花青田、酱油青田、冰纹封门青田、灯光冻、石榴红等。名目甚多。如果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讲,则都属于叶蜡石一类。下面分别作一简单介绍:
田黄 产于福州以北40公里处的寿山田坑。色黄者为田黄,色白者为田白,黄白共生一石,名为金银地。因石块经常被溪水冲刷,石上时有萝卜纹隐现。田黄质地晶莹温润,为印石中的上上品。平时极为难得,产量极少。其中尤以田黄冻最为名贵,价格奇昂。
鸡血石 产于浙江昌化。其石以有红色如鸡血而得名,以红色愈多、颜色浓艳雅正、呈冻石地而无砂钉者为上品,可与田黄媲美。然而上好的鸡血石绝少,普通所见到的鸡血石,红色不是少得可怜,就是颜色不正,或者伴有砂钉地,不任奏刀。
白芙蓉冻石 产自寿山,色泽洁白无瑕,质地晶莹剔透、温润细腻者为上品,其纯净者也不易得。
兰花青田 产自浙江青田,颜色如嫩兰叶,通体一致无杂质,细腻湿润者为上品,上好的兰花青田,也极为珍贵。
酱油青田 青田石之颜色呈褐色者,通常称为酱油青田。酱油青田的新石,颜色一般较浅,摩挲日久,其色愈深,只是石质柔韧,行刀不爽利。所以虽为印石中的佳品,实际上只堪把玩,并不太适合奏刀。
石有新旧之分,新石指新产之石,多年以前所产之石为旧石。同样的印石,新石不如旧石,新石色泽枯燥而单调,旧石历经摩挲,色泽丰厚,温润光洁,十分喜人。以上所说的青田石,都是青田中的名品,而市面上最易看到的则是颜色驳杂、质地较粗而乏光润感的普通青田石为多。和其他印石相比,除酱油青田稍韧以外,其他青田大都石性适中,不脆不艮,最容易受刀,加以价格较廉,不难购求,因此最受刻印者喜爱。至于赤峰石和巴林石,颜色、质地非不光洁可爱,由于石性不佳,忽艮忽脆,行刀时不易控制,常能使人感到扫兴。所谓莱州石,产在掖县,有一种色青而略透者,俗称莱州玉,石质韧硬,不易攻治;而通常的莱州石,因砂质过重,质粗而松,行刀时颇觉涩滞,故不为篆刻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