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珐琅彩花钱 | 来源:收集 点击数:2886次 更新时间:2013/5/29 12:00:50 |
许多年前,收藏了一枚清代珐琅彩钱形态噐物,经过一番研究我知道了是清代珐琅彩花钱。后来,又在藏友余先生家里见到几枚他收藏的清代珐琅彩花钱,其中有一枚为清代银胎珐琅彩“刘海戏金蟾背长命百岁”花钱,应为宫钱,存世量极少,极为少见。
 
为何说它少见呢?花钱并非流通钱,它只具有钱币的形态。过去,开炉、镇库、馈赠、犒赏、祝福等,都要铸钱,明清花钱发展达到鼎盛,这种珐琅彩“钱”是宫廷里专供某种需要的时候所用,如: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等,以“吉语钱”最普遍。如:“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这些都以吉语为内容,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明清花钱发展达了鼎盛时期,皇宫内也开始铸造花钱。这种银胎、铜胎珐琅彩钱就是例证,以康熙、雍正、乾隆朝为多,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到了民国时还有制作,不过民国的珐琅彩花钱远不如清代的漂亮,远不如清代的收藏投资价值高。珐琅彩花钱材质有铜胎、瑬金银胎等,尤以珐琅彩花钱最为珍贵、最为难得。
珐琅彩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大都用于瓷器,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花钱上而创制的新品种。因它需运用加工极细的珐琅料在铜胎上绘制花纹,低温烘烤而成,且其书法笔画复杂,用铜丝表现笔画的纹路和填充釉料技术要求高,一枚钱的诞生则格外不易。我抚摸着手中的这几枚珐琅彩花钱,古代匠人辛苦铸钱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让人好不感慨。
珐琅彩花钱的工艺特点:珐琅彩工艺只能使用紫铜制胎,其色彩亮丽,人物生动,体现出厚重坚实,金光灿花钱的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珐琅彩书法,书法笔画复杂,用铜丝表现笔画的纹路技术要求很高,弯曲度稍不准确,作品就会变形。在花纹中填充釉料时,如掌握不好,釉料或无光泽立体之感,或外溢造成板面不清楚。康熙朝使用的画珐琅原料为西洋进口料,雍正朝自行研制珐琅料。珐琅彩花钱绘画题材多为寓意深刻的芙蓉鸳鸯、灵芝水仙、锦鸡牡丹、梅兰竹菊、翠竹麻雀、秋树八哥等画面。
珐琅彩花钱以其很高的艺术价值,丰富吉祥的内涵,同古钱币千丝万缕的关系,成为中国古代民俗文物中的一个独特的版块。珐琅彩花钱中的字文图案千姿百态,各具姿容,有人称花钱为古代“铜版画”,的确,其丰富的内容,是清代民俗民风的缩影。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快速确认合法网上药店 下一篇:文房四宝亦是收藏珍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