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珍稀铜币的等级 | 来源:收集 点击数:2784次 更新时间:2013/10/22 14:31:02 |
铜币又称铜元或铜板,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铜币铸造时间不长,前后仅流通了五十多年,目前存世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绝大部分为普通品种,只有极个别的为珍稀品种。珍稀铜币按其珍罕程度可分为四个等级。国外对我国近代珍稀铜币的珍罕程度用“R”来表示,“R”即英文Rare,意为“稀罕的”。四种等级分别为孤品、极罕品、罕品、珍品。

一、孤品。乃指唯一的、举世无双的,也就是说世上再也没有第二件了。如“安徽九星十文开国纪念铜币”,民国元年(1912)铸造,材质为红铜,系试铸样币,传为江西省代铸,存世仅见一枚,是名副其实的孤品。该币价值极高,参考估价为25万~30万元人民币,被集币爱好者尊为近代铜币“币王”。孤品英文标为4R级,即R、R、R、R。
二、极罕品。英文标为3R级,即R、R、R。是指存世数量极为稀少,少到屈指可数的地步。如“吉林光绪通宝辛丑二十个铜币”,光绪二十七年(1901)铸造,材质为红铜,系试铸样币,现仅发现2枚,一枚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另一枚曾为昔时收藏大家骆骏生所获。参考估价为8万元人民币。还有如“广西省造光绪元宝十文铜币”,光绪三十一年(1905)铸造,材质为红铜,系试铸样币,现仅发现数枚,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昔时藏家邬德华、张璜各藏一枚。参考估价约为6万元人民币。
三、罕品。英文标为2R级,即R、R。是指存世数量很稀少,一般存世仅十几枚而已,如“河南省铸民国双旗嘉禾五百文大铜元”,1931年铸造,材质为红铜,该币因面值实在过高,当年在市场中难以流通,故开铸后不久就停铸,现实际存世量也极稀少,据传该币目前存世不足二十枚,参考估价约为2万元人民币。
四、珍品。英文标为1R级,即R。珍品的特点同样是数量很少,价格昂贵。除了孤品、极罕品、罕品之外的名贵近代铜币大多可列入珍品行列。珍品的存世量一般在50~100枚左右,如“广东五羊壹仙铜币”,1936年铸造,材质为红铜,该币铸造之时与中央政府“统一币制”政策背道而驰,故问世不久即作废,参考估价约为0.8万元人民币。另如“皖字二十文大清铜币”,材质为红铜,光绪三十二年至宣统元年(1906~1909)铸造,该币品好者存世很少,所见的大都磨损很严重,参考估价约为0.7万元人民币。这类币值得注意,今后很有可能列入罕品行列。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摄影技巧 下一篇:秋天养生又养颜的四大干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