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药食俱佳话柿子 | 来源:转载 点击数:3195次 更新时间:2016/11/9 17:15:42 |

柿子, 是举世公认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树种。 根据《礼记》记载,我们的祖先在周代就已栽培柿树,并在重大祭祀礼仪上用柿果作为供品。 秦汉以来,黄河流域一带植柿已很普遍,柿树成为人们重要的栽培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赞美“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柿子是大众化的秋冬令水果, 甘甜多汁,久存不坏,越放味越甘美,在寒冷的冬季吃上一个又甜又凉的柿子,真是沁人心脾。 柿子不但是食用佳果,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正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咳、止血之功。 ” 柿子营养价值也很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钙、维生素 C、胡萝卜素、糖和蛋白质及铁、碘等微量元素,享有“果中圣品”之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柿子具有清热、润肠、止血、降压的作用,对高血压、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以色列专家研究还发现,柿子所含的纤维、矿物质和石碳酸等成分,是预防动脉硬化的要素,每天吃一个中等大小的柿子(约 100 克),就足以预防因动脉硬化引发的心脏病突发、中风等病症的发生。柿子味甘、涩,性凉,生食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止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燥热咳嗽、瘿瘤瘰疬、胃热伤阴、口干口渴、吐血等症。 每日吃鲜柿子两个,经常食用,适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 用鲜柿子捣烂取汁,每日温水冲服 15~30 毫升,连饮数周,可治疗瘿瘤(血管瘤)等疾患。 如果发现高血压患者有中风预兆时,以鲜柿子榨汁,每日半杯,用米汤调服,有急救功效。 柿子有双向调节作用,常食鲜柿子,可治疗黄褐斑,有养颜的作用,并可增肥,而用一个青柿子与 30 克桑枝水煎,每天喝 1~2 次,则有减肥的功效。柿子虽好,但食用有禁忌。柿子含有大量的鞣酸,不宜与高蛋白食品(如螃蟹)同吃,因为鞣酸遇蛋白质会形成沉淀, 聚在胃或肠中便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俗称“胃柿团症”。 此外,柿子中的鞣质也容易与胃酸结合形成沉淀,也会产生胃柿团症。 所以,空腹时不宜吃柿子, 吃柿子后也不宜再吃山楂、菠菜和红薯等食物。 此外,产妇、体质虚弱和胃溃疡、 糖 尿 病患者要禁食。
⊙ 郭旭光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4种食物最伤肝绝对不能吃 下一篇:深秋要防胃肠疾病“惹事” |
|
|
|